2015年元旦临近,山西省临汾市天空湛蓝,空气清爽。登高望远,只见汾河犹如张开羽翼的凤凰,连接起一座座城,一个个村,红墙蓝瓦掩映在树林中。
放开脚步,走进城市乡村,在这片诞生“尧天舜日”的“摇篮”里,采撷一个个“当代传奇”。
水之歌谣吟沧桑
沿着汾河岸边漫步,登上河中心的萱楼远眺,但见九洲广场气势恢宏,祥云水系冰清玉洁,台骀画舫雅静清幽,汾水古韵笑语欢歌……城林相依的绚丽画卷映入眼帘。
在河边散步的退休教师邓海波说:“前些年,污染物弥漫在天空,两岸的麦子先是叶子枯死,接着根慢慢烂掉。随着污染的加重,一些居民搬离了临汾,外国媒体也称‘此地不适合人类居住’。而如今,这里空气清新,让人觉得神清气爽!”
在汾河公园,一条连一条的园区路,连接着尧天舜日舞台、望河楼、祥云湖等154处景点。
三友园内,松树屹立在高巅,翠竹环绕于墙边,梅花则在山巅和园墙之间伸展枝叶。尧井园的茅草屋原汁原味,磐石岛的花窗漏景别有洞天,河流环绕的祥云水系犹如天河飘落……水中有山,园内有园,如珍珠般撒落在河畔。
走进河边的密林,喜鹊站在枝头上,长嘴不停地在枝干上点击、敲打。不经意间,惊起一群水鸭,它们展开翅膀,用脚掌拍打着冰上露出的水面。爱鸟人康宾桥说:“以前这里堤岸荒凉,河堤破烂不堪,树木也少,鸟儿在这里很难安家。如今白天鹅也来了,更多的珍稀鸟类陆续造访,出现了黄斑苇、花凫、高跷鸻、紫鹭等160多种鸟类。”
根之血脉润芳华
在临汾,每处景点都有典故。广场的舞台造型是“天下第一鼓”,中间矗立的景观牌坊上镌刻着“尧天舜日”几个大字。牌坊两侧各设置了一座高9米的大型浮雕墙,上面刻有“尧王观象”“教化万民”“大禹治水”等众多传说典故。本土作家乔忠延风趣地说:“在这里每一步下去,都不小心踩到了千年。”
来到丁村,建筑上绘有鲜活的人物、古典戏曲、历史故事等图案。文化专家贾克勤说:“在临汾,像丁村这样的民俗文化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每逢节日,民间艺人们纷纷亮出看家绝活,棉纺技艺、青铜工艺品、翼城花鼓、浮山剪纸、侯马皮影等,令人称奇!”
登上人祖山,见不少人正在拜谒山顶的伏羲庙、娲皇宫。早年从教的耿世文说:“这里是中华文明起源最核心的‘主根’发祥地,存有古人类活动遗存200处。现在,我们正在修复与开发人祖山,已完成了人祖山历史纪录片、电视剧《喋血人祖山》、微型电影《女娲花》。整理出版了《人祖文化解码》《咏人祖山诗文集》《观秋夏》等书籍,以此唤起人们对祖先的敬仰和民族的自豪感。”
“如今,临汾正围绕‘根祖文化’和‘尧文化’,打造大槐树、尧庙、广胜寺、陶唐峪、晋国博物馆等众多景点,让中镇霍山旅游区、尧文化旅游区、晋文化旅游区等充满文化魅力。”解说员如是说。
魂之精髓生繁荣
“座座大棚连成片,果蔬菌米示范园,现代农业兴乡村,农民致富笑开颜”,听着流行在乡间的顺口溜,不知不觉便来到“印象田园”。汾河园林建设指挥部指挥长孙保有介绍说,像这样的园区,融入了科技、文化、生态、观光、休闲等众多现代元素,涌现出一大批“蔬菜特色村”“绿色小康村”“特色产业村”。
在翼城县,祭祀、庙会、唱戏、闹红火等众多民俗活动丰富多彩。如今,这里的花鼓、木雕、根雕、雕塑等已形成生机勃发的产业。民间音乐舞蹈“浑身板”、琴剧和蒲剧团、女子威风锣鼓队等十余支艺术表演队伍,常年活跃在全国各地。据介绍,临汾市正以帝尧文化、根祖文化、三晋文化等,塑造“中华根·尧乡韵·晋国风”的文化品牌,构建“汾河文化旅游发展带”。
在临汾,尧都、洪洞、襄汾“一城三区”趋于“同城化”,呈现出“沿汾崛起、两翼齐飞”的发展态势,“百里汾河新型经济带”正在崛起。据介绍,临汾正在大力培育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区、千万吨级特优钢循环工业园区,构筑大型煤化工、新型材料、装备制造、电子信息、食品医药产业等。此外,依托大西高铁、晋侯高速、民航机场等,临汾正着力推进国际陆港园区、物流园区等6大物流园区建设。
“治河、修路、增绿、扩城、聚人、兴产”,汾河效应的发散、裂变、聚合,衍生出的“百里汾河新型经济带”正蓬勃发展,生机无限。
(本报记者 邢兆远 李建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