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014青岛世界园艺博览会闭幕,由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设计和指导施工布展的“江苏园”获得由国际园艺生产者协会颁发的本次园博会唯一大奖。
2010年,中国绿化博览会特等奖;2012年,荷兰世界园艺博览会最高奖;2013年,第八届中国花卉园艺博览会特等奖,苏州农职院缘何屡获大奖?
“我们不是纯粹‘筑’一个园林,而是将项目融入教学,教师‘做中教’,学生‘做中学’,设计过程中依靠师生集体智慧让创新精神和创意思维不断碰撞,既要‘筑园’,也要‘塑人’。”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徐向明说。
接地气,师生奔波在工地与课堂间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园艺科,始于1912年,被誉为“中国近现代园艺与园林职业教育发祥地”。
1997年,现任苏州农职院园林工程学院院长的周军就是冲着这块招牌来到学校的。“当时,学校就要求新教师必须结合所学的专业到相关岗位、到一线基地去蹲点实践。进校第一年,我是在学校的‘园艺场’度过的,画设计图,向工人师傅学施工门道,了解园林绿化的行情,后来又试着做经营,接项目。”
“在苏州农职院做老师,讲课水平很重要,更重要的是内容要‘接地气’。”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李振陆说,“现场教学最受学生喜欢,于是我把课堂移到了校园中,针对眼前的实物向同学们介绍树种的识别要点和观赏特性。”
“我们会创设各种方式让教学更加真实化,比如带着学生参与校园绿化养护的招标,师生一起做标书、竞标,后期树木的修剪、养护、景点布置,全部由我们共同完成。”周军表示,希望借此让学生接触市场、工地,积累更多的实战经验。
如今,苏州农职院园林专业的师生奔波在工地、园林与课堂间已成为一种常态。为了让学生掌握树木花草的动态识别、景观配置,了解园林布局、造园技艺、设计创意、文化内涵和意境表达,教师会带着学生走进周边景区和项目工地。
校企深度互动,塑造学生职业技能
2013年10月,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园林工程学院与7家园林绿化知名企业结成的联盟正式签约,校企合作试点人才培养新模式“江南园林班”正式启动。
“江南班”的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方案等均由校企共同组织的教学委员会制定,甚至连实习、实训、文化活动等都是校企双方共同敲定的。周军介绍:“学院把企业的声音融入人才培养方案中,让企业的老总、主任、设计师等企业主力到学校来担任客座教授,让学生在联盟企业中参与项目实践,为企业需求定向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践行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新理念。”
苏农园艺公司行政部经理徐红介绍,公司很多员工都在苏州农职院教授过整个学期的专业课程,讲解的全是自己亲身经历的真实案例。公司职员王本立在教授《园林施工技术》课时,就多次把学生带到吴江的工地实地学习,观察园林排水等施工项目。
为“匠人”打上“高素质”标签
坐落于“园林甲天下”的苏州,园林专业如何办出特色,是苏州农职院一直深思的问题。在学校看来,打造现代园林实用人才,不是仅仅培育个“匠人”,更要为他们打上有责任心、善于合作创新等标签。
“我们聘请了部队官兵担任校外辅导员,开展宿舍内务整理、评比等活动,把部队的严谨作风带进校园,以锻炼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周军告诉记者,2013年的夏天异常炎热,但学生却始终坚守在常州花博会现场,在烈日下搭遮阳网、挂营养液、浇水。
“学院还举办了园林讲堂、百花艺术节和园林竞技文化节等学风建设和文化育人活动,并通过教育教学创新推动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升。”园林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潘文明告诉记者。
技艺和素养的同步提升,让苏州农职院园林专业的学生成为市场的“香饽饽”,近三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均在98%以上。2009届毕业生徐忠界创办的全国首家植物医院获得央视“青年创业英雄会”竞赛第一名,以其为素材的案例“奔走在大江南北的植物医生”被评为2014年年度全国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成果优秀案例。
(本报记者 苏雁 本报通讯员 许学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