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1月02日 星期五

    校训的故事

    融入血液的牵引

    作者:于化东 《 光明日报 》( 2015年01月02日   07 版)

        1979年9月,我幸运地考入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也就是现在的长春理工大学的前身。令人引以为荣的是,学校由著名科学家、两院院士王大珩先生亲手创办,是新中国第一所培养光学专门人才的高等学校。

        入学时,学校并没有明确的校训,但如今的校训——“明德、博学、求是、创新”,在当时学校的教学理念中已有体现,并在多年办学过程中逐渐凝练出来。

        当年,考入大学着实不易,同学们都特别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校园生活,路灯下学习、放下饭菜讨论是常有的事。学校对学生们更是负责至极,为了给大家打下良好的数学基础,高等数学老师温学恒十分注重教学方法;讲授材料力学的王长兴老师更是要求严格,制图设计、实验操作不允许有丝毫差错。可以说,这些老师都很好地诠释了“明德、博学、求是、创新”的校训精神。这一点,我的很多同学都有同感。

        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成立20周年时,老校长王大珩先生在学校庆典上作了讲话:“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就必须培养专门人才,整个高等教育必然要大发展,希望全体师生员工紧跟党中央的部署,把学院建成既是教学中心,又是科研中心,做到既出人才,又出成果!”

        老先生对我们寄予厚望,希望师生们理想远大、刻苦学习、真抓实干、不断攀登。这份寄托恰与如今的8字校训交相印证,鼓励师生为祖国光学事业的发展披荆斩棘。也是从那一刻开始,我暗下决心要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在科学道路上勇敢前行。

        1993年10月,我被国家公派到日本千叶大学留学。怀着报效祖国的责任感,带着对国外先进技术的向往,我踏上了7年出国深造的征程。经过努力拼搏,我获得了日本千叶大学工学博士学位,学术论文荣获日本砥粒加工学会优秀论文奖,该奖每年只评出3位,我是该学会成立以来获奖的第一个中国人。

        2000年,我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在母校教书育人、培育栋梁。如今,我主持完成了“刀具磨损在线检测技术”“激光扫描尺寸在线检测仪的研制与开发”等30余项国家、省部级课题,发表学术论文49篇,学术成果应用于火箭、导弹、神舟系列飞船,被授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吉林省劳动模范等多项荣誉称号。2009年,我作为留学归国人员代表参加了新中国60岁生日国庆观礼,感受着祖国的繁荣与发展,内心无比激动。

        成功背后经历的无数次失败、失望与痛苦,赋予我更多的人生感悟,更对“明德、博学、求是、创新”有了更深刻的认同。回顾个人的成长足迹,有挑灯夜战的勤奋,有异国求学的孤寂,也有研发成功的喜悦,更有报效祖国的欣慰。幸有母校“明德、博学、求是、创新”的校训,在理念思想、治学方法、科学精神、品格修养等方面指引着我,引我成功。

        如今,每当与学生在一起时,我都会不由自主地把自己的奋斗故事讲给长春理工大学的莘莘学子,希望“明德、博学、求是、创新”的校训精神也能深深扎根于他们的生命中,帮助他们取得成功。

        (作者为长春理工大学校长、机械工程学科教授、“973”技术首席专家,本文由本报记者曾毅、本报特约记者任爽整理)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