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15年,本报便迎来第66个新春,第23711次与读者见面。
像一位阅尽沧桑的长者,也像一位满怀好奇的孩童,我们正试着以65年累积的智慧与阅历,穿越今天波澜壮阔的传媒浪潮——
我们已正式推出《融媒体》专刊。它是纸媒的新媒体窗口,也是新媒体的纸媒链接;它试着定义和表达融媒体的概念,也将成为融媒体采编机制的试验田。在印刷阅读与触屏阅读的分野中,我们希望它能提供一个通道,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合流处,成为渡河之桥。
我们将恢复《文学遗产》专刊。这是本报创刊初期的重要版面,曾由著名作家陈翔鹤主持。20世纪50年代,因为订阅者太多,刊登《文学遗产》的周日版《光明日报》不得不再行加印;1958年版面调整,毛泽东嘱咐《文学遗产》等不要停刊,他看《光明日报》“就是看这些副刊”。从今年开始,这个专刊,这个专刊的专家办刊传统,以及它所散发的“光明味道”,将同时恢复。
我们将唤醒《图书评论》周刊——中央媒体中最早创立的书评周刊,它曾描绘过中国在世纪之交的文化气象,留下了一代读书人共同的回忆。10年后的今天,它更名为《光明阅读》,并将面对新读者群与新阅读方式的挑战,但我们始终相信,那些印刷字体背后的家国情怀,那些字里行间流淌的人文精神,随时有能力以任何方式复苏。
我们已创办《智库》周刊,在属于中国的“智库时代”开启之际,以行动彰显一家责任媒体的追求与担当。新的《智库》,将为心怀天下的智者仁人提供理论对接现实、智力服务社会的全新空间,在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的进程中,和新时代思想者一起前行,为国家发展汇集智慧,为改革开放凝聚力量。
我们还将创立《教育数据》专刊,推出整合后的《科技》周刊、《社会》周刊和《文化名家》周刊。教育与科技、法治与人文,是本报数十年来始终关注的领域,一个社会正是靠着它们,将知识升格为思想,让思想推动文明。
这些改版,有创新,也有“修旧”;有继承,也有摸索。65年的经验告诉我们,一个媒体的发展,要不断创新,也要盘活历史,也许创新本身就是对传统的加深理解;要改革理念,也要不忘初心,也许改革本身就是另一种意义上的自我坚持。在传统媒体的转型中,在对融媒体的探索中,我们不断提醒自己:坚持严肃新闻生产,构筑公共对话平台,持守新闻的价值感和使命感,始终关注与关怀中国知识群体,珍视与呵护这个社会的人文精神。变革的时代披沙拣金,这仍是一个媒体存在的意义和立身之本。
这个新年,谨向光明读者送上最真挚的祝愿。感谢您的一路陪伴,恳请您能给予这些新的版面以关注、建议、批评和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