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12月28日 星期日

    影事评说

    窗·烛·镜·幻

    作者:李天语 《光明日报》( 2014年12月28日 09版)

        提到摄影的源起与进程,我们无非会想到达盖尔、布列松、亚当斯等对摄影作出巨大贡献的先辈们;提到摄影中的哲学,我们自然而然会感知到摄影之本质:通过相机记录下周遭的一切;提到摄影的意义,有人会认为它像是一把巨大的锤子,将现实生活中的种种不公正敲得粉身碎骨。实际上,我认为摄影更像是“窗烛镜幻”,它如“窗”般千变万化、如“烛”般指引迷津、如“镜”般真实印刻、更如“幻梦”般精美绝伦。

        摄影如“窗”,它给予我们看待世界的千万种角度。当你正对窗户时,你看到的或许是碧海蓝天。但是你转而侧身俯视,窗外的光景又会是另一番新天地。摄影有时或许就在左一点、右一点、上一点、下一点的动态结构中寻求自然而然的常道。而“窗”的另一层含义则告知我们,当欣赏窗外风景时是不必太过刻意的,风景是存在你心灵中的美。这让我想起摄影家斯蒂芬森·休洱所提出的观点:“美轮美奂的色彩、苦心经营的构成(即构图)、充满节奏感的影像主体,那又有什么深层含义?照片有时候不是为了美,而是为了自己内心而存在。照片是否符合美有时很容易进行评判,但是是否符合自己的内心往往是最难评判的。”

        摄影如“烛”,似乎在婆娑光影中启迪着我们的智慧,也在习以为常的生活中给予我们不同寻常的全新感知。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巍山之壮丽,静水之流深,一棵松柏傲然挺立在翠白劲雪之上,一朵流云悄然点缀在苍蓝的碧天之中。我们通过抓拍万物之生灵,从而体会它们传递出的自然道法。这些都是摄影给予我们的看待万事万物的细腻之心,探寻事物的专注之意。实际上,如若从这个层面上而言,摄影早已超脱了其存在属性,而恰恰我们成为发现新事物,唤起追寻事物本真的核心灵魂。就像某位哲人说过的那样,你无法驾驭新生事物并不令人害怕,最令人绝望的是失去对新生事物的那颗好奇之心。

        摄影如“镜”,在体现出真实印刻的本质时,摄影让我们能够清清楚楚地理性认知整个世界。柔和致密的影像就如同光滑温润的明镜,它们精密无比、毫厘不差,似乎在用一种特殊的神秘香料细抹在时空之中,使它们免于流逝与腐朽。虚拟建构的影像又好似超越本真的明镜,它们触手可及、但又触不可及,宛若在告诫着我们虚构与真实之间的差距,以及看待它们的精准方式。精妙入神的影像也恰似入木三分的明镜,它们同样洞若观火、明察秋毫,犹如神仙下凡指点迷津般,让我们发现激荡于浮华表面之下的真实内心。以影为鉴,影以载道,或许是类“镜”般的摄影能够为我们传达出的特殊精神。

        摄影如“幻”如“梦”,在现实生活中传递着妙不可言的辽远感和深不可测的神秘感。摄影白日梦般地超越了普通人的生活场景,营造出我们平常触摸不到、无法感知、难以名状的梦境。它将现实变为虚幻,将黯淡无光的家长里短展现得美轮美奂,甚至将普普通通的人情世故叙述得璀璨夺目、巧夺天工。摄影似“梦”,它超越了文字与声音,最为直接地传递出世间大美。

        (作者系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