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12月28日 星期日

    他们喝过黄浦江水

    作者:颜维琦、田呢、蒋新军 《光明日报》( 2014年12月28日 11版)
    魏云寺
    王炎根
    赵春阳
    张伟
    吴平

    魏云寺:天天江边听钟声

     

        外滩海关大楼的钟声,是很多人的黄浦江记忆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24岁进上海海关,32岁开始天天与大钟为伴的魏云寺是海关大楼第四代守钟人。24年,为了大钟的每一次精确“报刻”,魏云寺每天要登上钟楼各处检查几遍,一周三次给大钟的机芯上发条、校正、加油。守着大钟,他几乎没出过远门,唯一一次出门远行,还是2009年被评为海关系统先进个人,当年手把手教了他半年的师傅张鹤建从浦东海关赶来顶班,他才得以成行。魏云寺说,小时候家住西藏路新闸路,他是听着黄浦江边的钟声长大的,每次走过外滩只觉得大钟很神秘,没想到,多少年后自己能走进这里,成为守钟人。“我们的海关大钟仅次于英国伦敦钟楼和俄罗斯莫斯科钟楼,是世界第三、亚洲第一大钟。”魏云寺说,从1928年1月1日至今,外滩海关大钟的年龄已经比很多上海人都大。在他看来,海关大钟代表了上海的城市形象,走得精准很重要。而在我们看来,这位鬓角花白的守钟人就是上海城市精神的体现,坚持、坚守,在平凡中追求卓越。

     

    王炎根:舍不得一砖一瓦

     

        车行至浦东康桥镇,沿着蜿蜒的军民公路拐入一条无名小路,眼前豁然开朗:一片林带中,竟深藏一座占地35亩的“浦东老宅”古民居群落。王炎根一身深红色的中式短袄,脚踩黑色布鞋,笼着袖子站在老宅门口。今年69岁的王炎根,是土生土长的康桥农民,当地人都熟悉这个将一块砖、一片瓦、一门一窗、一簸箕一篮筐一点点衔回来,建起一座浦东老建筑博物馆的老“愚公”。从2002年开始,王炎根骑着助动车,天天跑工地,收集拆迁老房子的建筑垃圾,自己运回来、自己设计拼接,在几乎不使用新材料的情况下,复原出一片浦东老宅。“我想让后人知道祖辈住在什么样的房子里,知道老浦东是怎么过日子的。”王炎根说,“汇有用材七拼八凑,圆少年梦花甲劳神”,这么些年,从没算过花了多少钱,他也不图赚钱,就是想给后来人留下点老东西,让没见过本地老宅的年轻人有个地方看看,留点念想。

     

    赵春阳:做好中国瓷

     

        中国人向来有“美食不如美器”之说,赵春阳是个好古又求新之人,他把这句话做出了大文章。18年前,还是武术运动员的赵春阳,第一次来到上海;13年前,他在上海浦东创立了自己的骨瓷公司和“玛戈隆特”骨瓷品牌。他说,中国陶瓷虽然历史悠久,现在却缺乏代表性的品牌,无疑是种遗憾。赵春阳给自己定下方向:将欧洲制瓷的表现手法与中国的传统技艺相融合,来表现中国瓷文化的交融创新。他要用中国瓷讲中国故事,用巧妙的创意让中国元素自然流露,用“美器”在餐桌劲吹中国风。如今,“玛戈隆特”骨瓷已先后出现在APEC亚太经合组织、上海亚信峰会、南京青奥会、上海世博会等多个重要场合,他本人也得了个美称“中国国宴餐瓷第一人”。但赵春阳更喜欢自称“小玛哥”,他爱黄浦江边这片激荡创新的土壤,他要做中国乃至世界的优秀瓷文化企业,要和上海的文化创意企业一起,专注传统和创新,做“新上海滩传奇”。

     

    张伟:城市需要精神家园

     

        在浦东图书馆见到张伟时是个星期六,他正忙着开班一年多的浦江学堂少儿国学班。和平常一样,落地窗边两层挑高区域里坐满了读者。周末的读者总是更多,有的干脆坐在楼梯上捧书而读。2009年,在沪上名校任职多年、已是全国十佳校长的张伟受命担任这个新馆馆长。从2010年10月开馆至今,运行4年来,浦东图书馆已成为市民心目中的文化新地标。一年100多场讲座、近400场活动、700多万册图书借阅量,全年读者到馆量达400多万人次,张伟说,最开心的事情,就是看着读者走进图书馆,走进讲座和活动现场。“图书馆不仅要追求物理空间的扩容,更要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追求精神空间的增大。”张伟说,公共图书馆应当更多地关注内涵发展,从重“书”走向重“人”,从重“藏”走向重“用”,从重技术走向重人文。“生命是一段单向的旅程,读书可以帮助你获得内心世界的自由。图书馆的功能,就是为读者提供建构完善自己的精神灵魂的地方。”张伟说,我很开心,能够有机会为一座城市的精神家园服务。 

     

    吴平:轮渡穿起江两岸

     

        一条黄浦江,将上海城区分成了浦西与浦东。“过江难”曾是困扰上海人的一大难题。很多年前,人车共用的渡轮是往来浦江两岸的唯一方式,从1911年1月浦东塘工善后局兴办官营轮渡,一直到1970年代以前都是如此,上海轮渡曾是全球最繁忙的轮渡航线之一。后来,跨江大桥一座座耸立,过江隧道越修越多,如今,每天轮渡往返的多是骑着助动车、自行车上下班的人,客流减少了很多,一些轮渡站相继关张,但依然有市民需要,轮渡就还在日复一日地运行。“80后”的吴平是上海轮渡公司杨家渡站的一名年轻的驾驶员。从小在黄浦江边长大的他,对水有着天然的喜爱。打小爱游泳,长大去海军当兵,复员后开轮渡,吴平说,他喜欢穿行水上,看江上波澜,看船来船往、人来车行,看浦江两岸的变与不变。坐定,拉响汽笛,目视前方,他说,我的工作很普通,但一点也马虎不得。

     

        (颜维琦、田呢、蒋新军采写)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