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12月21日 星期日

    声光乐影扮欧洲

    作者:本报记者 何农 《 光明日报 》( 2014年12月21日   08 版)

        每年12月是欧洲各个城市用声光乐影装扮街头以迎接圣诞的季节。无论是法国巴黎这样的超级大都市,还是瑞士日内瓦这样人口只有20万的世界名城,甚至在很多名不见经传、人口不过万的小城市、小乡镇,为了迎接圣诞都精心装扮。华灯初上之时,呈现出火树银花不夜天之景。此刻,欧洲的古建筑就成为声光乐影的舞台、背景甚至是主题。建筑旁边,通常还有集中销售圣诞饰品、礼品和食物的圣诞市场。各家各户为了装饰自家的门口、阳台、房顶、窗户而来采购。这一段时间,欧洲城市街道上空,由灯光、音乐、影像、造型、烟花等组成的天际线,为寒冬中的夜晚带来了一丝丝温暖和光明。

        在法国“花都”巴黎,三十多年前就开始用圣诞灯饰装扮香榭丽舍大街。这一传统一直坚持了下来,而且辐射到周围许多大街小巷。高级百货商店“春天”和“老佛爷”竞相用传统的圣诞玩偶进行橱窗展示,这体现出商家利用圣诞销售季大发其财的精明。在布鲁塞尔,核心的圣诞灯饰景观区设在有数百年历史的大广场及周围地区。美轮美奂的灯影,照射到建于1402年、高约91米的市政厅塔楼上。再配上音乐,慕名而来的游客因而能暂时忘记寒冷。日内瓦市政当局今年聘请了艺术家设计街头灯饰。艺术家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用50万盏LED灯泡和14公里长的“电光花环”,把围绕日内瓦湖的几个街区装扮成了一个流光溢彩的舞台。

        在法国古城里昂,居民在同一时间点蜡纪念、感恩的传统活动持续了几个世纪。现在这一活动已经被发展成为“里昂灯光灯饰节”,堪称用声光装扮城市的集大成者。这个节日也成了里昂的城市名片和全世界范围内这个领域的坐标。活动组织者还远赴澳大利亚、迪拜、西安等地合作办节,俨然要将其打造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节日的四天之内,有约300万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赏灯,成为同一时间段内全球吸引游客最多的活动。

        冬季,人们室外活动相对较少。由于取暖、照明等生产生活的需要,这个季节是用电高峰期。大规模、长时间的灯光灯饰固然为城市增光为生活添彩,但也不免令人怀疑其对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负面影响。因此,欧洲灯光灯饰节庆活动的组织者都把“可持续发展”“绿色环保”等词汇挂在嘴边,并通过各种数据来回应公众和环保组织的质疑。

        由于技术和材料的改进改善,耗电量大的照明灯以及释放更多热量的白炽灯,确实早已都不再使用,而电力的消耗量也逐年降低。“一座灯饰一个晚上的耗电量,仅相当于一个电熨斗熨一件衬衫的用电量”等类似比喻比比皆是。

        日内瓦市政当局称,整个圣诞灯饰期间,电力消费仅相当于整个城市照明消费的0.4%。全球最大的“里昂灯光灯饰节”的用电预算仅为8000欧元,这与260万欧元的整体预算相比,的确是九牛一毛。但也有批评者说,电费这事本身就是灵活的,有没有可能是组织者为了不给批评者以口实,与电力公司串通好了降低表面价格呢?或者,反过来说,是我们老百姓平常付的生活电费太贵啦?  (本报日内瓦12月20日电 本报驻日内瓦记者 何农)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