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12月20日 星期六

    今日话题·日前发生的亚航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类似的事时有发生:网曝在17日重庆飞香港的航班上,几名乘客斗殴差点又造成飞机返航。这些行为将文明旅游的课题抛向公众——

    如何让文明旅游内化于心

    ——访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副主任戴学锋

    作者:本报记者 杨君 《光明日报》( 2014年12月20日 09版)
    资料图片

        对于我国游客大闹亚航航班的不文明行为,国家旅游局日前通报了处理意见,两名涉事游客不文明行为信息被纳入《全国游客旅游不文明记录》,这是我国首次建立旅游不文明“黑名单”。近年来,随着我国游客数量的猛增,屡见不鲜的旅游不文明现象似乎成了中国游客的一个特殊“标签”。其中原因何在,又该如何让文明旅游从宣传口号内化为游客的主动选择?记者就此专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副主任戴学锋。

     

        ● 记者:早在2006年8月,中央文明办和国家旅游局就联合部署了“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行动计划”,并发布了《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和《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文明行为指南》两份游客行为规范。八年过去了,为何旅游不文明现象仍未得到有效改观?

     

        戴学锋:旅游不文明现象屡禁不止、屡见不鲜的根本原因在于国民整体文明素质偏低,日常生活中就没有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旅游行为是人们日常行为的延伸,旅游不文明现象并不是因旅游而引起,而是不文明现象在旅游活动中的反映。古人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近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了飞速发展,但在国民文明素质培养引导方面却相对滞后,国民文明素养并未得到相应提升。理论研究表明,人在休闲和脱离了自己所生活与熟悉的群体或习惯时,容易行为失范。旅游恰属于这种情形,日常生活中习惯的不文明现象因此更容易在旅游消费过程中暴露出来。

     

        ● 记者:根据国家旅游局的统计数据,今年我国内地出境旅游人次突破了1亿人次大关。过去十年里,出境游人数以每年两位数的速度迅猛增长。有观点认为,旅游不文明现象是我国旅游井喷式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您怎么看?

     

        戴学锋:中国旅游业从起步到如今成长为全球市场规模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和出境旅游市场,发展非常迅速,但旅游意识的培养和熏陶并未与快速膨胀的游客规模相匹配,巨大的游客基数也使得不文明行为出现了“几何倍数”增长。这是旅游不文明现象多发的因素之一,但如果说旅游不文明是当前的阶段性特征并不准确。旅游不文明现象早已有之,并不是随着游客人数的暴增而出现的。此外,如果我们目前还不致力于提高公民的文明素养,即使我国游客数量稳定在较高水平,不文明行为也依然会出现。

     

        ● 记者:我国首部《旅游法》将文明旅游纳入其中,国家旅游局也明确要求,要把文明旅游纳入旅游合同中,文明旅游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推广文明旅游有何意义?

     

        戴学锋:旅游中每个公民都是一张国家“名片”,其所展现的素质风格、行为习惯都代表着国家的文明程度,体现着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在“中国制造”的硬实力横扫世界的背景下,我们亟须打造与之相匹配的文化软实力。旅游是一个“窗口行业”,平时不会被注意到的不文明行为在旅游活动中容易被关注、被放大,推广文明旅游无疑是提升国家软实力的一个抓手。通过关注文明旅游,我们可以扩展到关注日常生活中的不文明现象,从而提升国民的整体文明素养。

     

        对游客个人而言,尽管文明旅游不会带来物质利益,但不文明现象却可能带来切实的惩罚。以此次我国游客大闹亚航航班为例,涉事乘客被判向亚航空姐赔偿5万泰铢,还被罚款100—200泰铢。回国后,两名涉事游客不文明行为信息被纳入《全国游客旅游不文明记录》。据统计,外交部领保中心每年处理的涉及出境游客安全或纠纷案件近百起。

     

        ● 记者:大闹亚航航班的两名涉事游客不文明行为信息被纳入《全国游客旅游不文明记录》。进入这个“黑名单”,游客将受到哪些约束?对于旅游不文明行为,我国应制定怎样的约束条款?

     

        戴学锋:目前对于进入《全国游客旅游不文明记录》游客的处罚是,不允许旅行社为其办理出境游业务。虽然处罚并不算严重,但这表明了国家大力治理旅游不文明行为的决心和态度,将起到较好的震慑作用。从国际上看,设立旅游不文明“黑名单”制度是较常用的做法。这是我国首次设立旅游不文明记录,未来我们应从限制出境等方面制定更加完善的处罚机制。

     

        减少旅游不文明行为,旅行社和导游、领队也肩负着重要责任。根据国家旅游局的要求,今后,开好行前说明会,把旅行过程中需要遵守哪些纪律规范的要求讲清楚,把好“组团关”,将成为旅行社的行业标准,各旅行社必须遵守。对于领队、导游在文明旅游方面的职责,《出境领队人员管理办法》有明确规范。从目前情况看,有些旅行社和导游对这些职责并不明晰,做好这些管理法规的宣传是下一步的重要任务之一。

     

        ● 记者:无论是约束游客不文明行为还是明确旅行社职责,都是治标之策。如何才能“治本”,提高公民的文明旅游素养?

     

        戴学锋:文明旅游是民众文明素养的一部分,而提升公民文明素养是一个潜移默化的长期过程,法制是基础,教育是根本途径,需要学校、家庭等环节加强国民的文明素质养成教育,构建相应舆论场,不文明行为将迫于环境压力而有所收敛。此外,适度曝光影响较大的不文明行为,从而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让民众在讨论中认识到文明素养的重要性,主动摒弃不文明行为,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以此次大闹亚航为例,很多网友都在批判这几位涉事游客,形成了呼吁文明旅游的强大舆论场,对于推动文明旅游发挥了不可忽略的重要作用。

     

        (本报记者 杨君)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