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12月20日 星期六

    人才聚焦·1980年粮食总产量尚不足70亿斤,1995年突破100亿斤大关,2005年突破200亿斤,2009年突破300亿斤,2011年突破400亿斤——

    “北大荒”粮产“四级跳”的支撑力从何处来

    作者:本报记者 孙明泉 朱伟华 《光明日报》( 2014年12月20日 11版)
    农业科技人员在进行新品种籽粒测定 孙明泉摄

        12月,北国到处白雪皑皑,忙了一年的人们正享受丰收的喜悦——黑龙江垦区粮食产量实现11年连增,总产达到430亿斤。若按人均一天消费1斤粮计算,北大荒每年生产的粮食,可供应京津沪渝穗五大城市市民的口粮仍绰绰有余!

     

        土地还是那块土地,农民还是那些农民,“北大荒”粮食总产为何能实现“四级跳”“十一连增”?本报记者日前深入黑龙江垦区,探求其中奥秘。

     

    困惑:“苦干”保不了增产

     

        虽然地处北国苦寒之地,黑龙江却拥有世界上最优质的产粮土壤——黑土地资源。早在解放战争时期,一批在此养伤的荣军战士自告奋勇,成为第一批有组织的拓荒者。此后,一代代北大荒人在这块热土上辛勤耕作,将亘古荒原变成了中国的“北大仓”。

     

        1980年,黑龙江垦区迎来粮食空前丰收,粮豆平均单产242斤,总产67亿斤,比上一年增产10多亿斤!然而,正当人们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中,以为通过勤劳苦干就可以实现粮食不断增产的时候,“老天爷”却连续亮起了几张“黄牌”:1981年,收获期连降大雨,农田受灾面积达2400多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79.8%,绝产1019万亩;1982年的一场春涝,200多万亩洼地被迫弃耕;1983年,小麦则一露头就大雨滂沱,160多万亩地处洼地的小麦又泡了汤!

     

        很多人泪流满面!北大荒人有的是力气,耕种再辛苦也不怕,北大荒的机械化程度也不低了,再增加投入也舍得!问题是:种田再怎么努力,只要老天不帮忙,就很难避免“靠天吃饭”的尴尬,进而也很难确保粮食总产的稳定增长。

     

        出路在哪里?农垦人在探求!

     

    出路:品种更新和改良

     

        经过反复调研和思考,农业科研人员提出是不是可以考虑开发种植水稻:“咱们不能在小麦这棵树上吊死!旱路不通走水路!大力开发水稻和玉米。”

     

        种水稻?北大荒是我国高寒地区,全年无霜期很短,寒冷的时候达到零下三十八九摄氏度,若赶上早霜、早冻的年份,连玉米、大豆也常歉收,而要让耐水喜温的水稻在这里大面积种植并稳产高产,天方夜谭吧?

     

        这时,被称为“南袁(袁隆平)北徐”的著名水稻育种专家徐一戎和他的科研团队知难而上了!他跑遍了北方几个省份,搜集到了938个水稻品种,并在8亩半地的实验田里摆开938个试种畦地,起早贪黑精心地观察、记录,甚至半夜还打着手电到地里看一看,用尺子量一量,用手摸一摸。经过多年坚持不懈的实践、育种和改进,徐一戎的“寒地直播水稻早熟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并提出了一个适于北大荒高寒地区旱育稀植的可行方案。

     

        在黑龙江农垦总局的支持下,徐一戎着力推广的“合江19号”等10多个品种在汤原等23个农场、萝北等14个市县播种,最低亩产也达到了359公斤,其中50%的播种面积首次亩产超400公斤,并在小面积上首次突破直播水稻亩产千斤大关,创造了当时高寒地区水稻产量的最高纪录。

     

        支撑粮食总产不断跃升新台阶的高产稳产品种第二个是玉米,但背后深层的支撑力依然是科研的力量和技术的创新。“全垦区的玉米播种面积已由20世纪80年代的不足100万亩,提高到目前的1300多万亩。从2005年开始,垦区开始全面推进玉米高产创建。”黑龙江省农垦科研院首席玉米育种专家李艳杰介绍说,“高产稳产的玉米新品种推出后,还有一个由示范田到大面积推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相关的农业机械、播种技术、施肥技术、田间管理都得跟上去,每一步都离不开技术创新和人员培训。”

     

    关键:农业科技人才队伍支撑

     

        “徐一戎及其科研团队的创造性研究,为我国寒地水稻栽培跨越式发展注入了巨大动力,也为‘北大荒’总产量不断跃作出了至关重要的贡献。”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院长马守义对记者说。

     

        2014年5月,90岁高龄的徐一戎离开了他心爱的水稻事业。辞世前,他把最后一个月的收入加上“凑”成100万元整数,捐给了黑龙江农垦科学院,成立基金,以奖励继续水稻研究的突出贡献者。

     

        现任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所长谢保胜和他的科研团队,接过徐一戎的旗帜。个子不高、皮肤黝黑的谢保胜是黑龙江省水稻栽培学科带头人、农垦总局“寒地优质超级稻研究”首席专家,学术思想活跃,始终站在科研的前沿。

     

        踏着积雪,迎着寒风,谢保胜带领记者来到水稻所的实验基地。在这里,一个现代化的温室中仍在进行着良种及栽培实验,大棚外的实验田约有300多亩。据了解,这里每年都在进行新品种的试种,收获季节,总是有一批批种植大户和科研同行接踵而至,来此观摩、学习,并抢订稻种。

     

        谢保胜介绍说,垦区的水稻种植面积由1984年的21.6万亩,发展到现在的1900多万亩;亩产由159.7公斤,增长到目前的564公斤!相比于当年扛不过天灾的小麦,稳产高产的水稻对粮食增产的贡献是不言而喻,而它的背后,是科技创新强劲的推动力。

     

        以李艳杰为首的科研团队多年来致力于玉米品种改良、栽培技术和田间管理的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现在由她的团队直接负责提供技术服务的就有54个农场。“大冬天的,我们也很难闲下来呐。”李艳杰说。

     

        “水稻也好,玉米也好,新品种培育、推广都离不开农业科技人才。”马守义介绍,农垦科学院的科研工作与地方和高校的科研有明显差别,垦区的科技创新是直接为生产服务的,科研人员带着项目做课题,做推广,做培训,所谓“一竿子插到底”,实践性强,实战性强,实用性强,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20%还要多。他说:“‘十一连增’也好,‘四级跳’也罢,深挖背后的秘密,都与农业科技创新与农业科技人才队伍的强力支撑密切关联。”

     

        (本报记者 孙明泉 朱伟华)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