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12月20日 星期六

    点将台·老鲍谭古(92)

    瞧,这只猴

    作者:鲍鹏山 《光明日报》( 2014年12月20日 05版)

        庄子不大喜欢和人来往,他宁愿和动物打交道。如果说孔孟荀韩的头脑是个议会大厅,整天闹哄哄地君臣打架,庄子的头脑就是一个动物园,鸟飞鱼跃,兽奔鸟散。我们看一个故事。《齐物论》:

        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

        养猴人给猴子分橡子,说:“早上分给三升,晚上分给四升。”猴子们听了非常愤怒。养猴人便改口说:“那么就早上四升晚上三升吧。”猴子们听了都高兴起来。

        我们知道,庄子从来不会无端去骂动物,他只骂人。这个地方说的是猴子,其实他是借始祖骂后代——达尔文说人是从猿猴“进化”来的,庄子在两千多年前,就为达尔文预留了一个问题:真的吗?您确定是“进化”而不是“退化”吗?

        这个故事,庄子要说的,是人似猴子。

        当然,猴子也比人高明不到哪里去,“它们”(猴子)有时候也像“他们”(人)。德性像人,倒霉也像人,《天地》篇就这样嘲弄猴子:“猿狙之便自山林来。”——猿猴因为行动便捷而被人从山林里捕捉来。人呢?不也“以其能苦其生”(《人间世》)?

        《应帝王》:

        阳子居见老聃,曰:“有人于此,向疾强梁,物彻疏明,学道不勌。如是者,可比明王乎?”老聃曰:“是于圣人也,胥易技系,劳形怵心者也。且也虎豹之文来田,猨狙之便执斄之狗来藉。如是者,可比明王乎?”

        阳子居拜见老聃,说:“假如有这样的人,迅疾敏捷、强悍果断,对事物洞察透彻,学道不倦,可以比肩圣哲之王了吗?”老聃说:“呵呵!这样的人,就像小公务员供职办事,循规蹈矩,劳身苦心。记住!虎豹因为毛色美丽而招来猎捕,猕猴猎狗因为敏捷善捕而招致绳拘。这样的动物,也可以拿来跟圣哲之王相比吗?”

        动物中能以技炫人沾沾自喜的,还真是猴子;就这一点看,猴子还真比其他动物更像人。好吧,再看看《徐无鬼》中的那只猴子:

        吴王浮于江,登乎狙之山。众狙见之,恂然弃而走,逃于深蓁。有一狙焉,委蛇攫抓,见巧乎王。王射之,敏给搏捷矢。王命相者趋射之,狙执死。

        王顾谓其友颜不疑曰:“之狙也,伐其巧,恃其便以敖予,以至此殛也,戒之哉!嗟乎,无以汝色骄人哉!”颜不疑归而师董梧以锄其色,去乐辞显,三年而国人称之。

        吴王的打猎队来了,群猴四散奔逃。有一只猴子却不在乎,在树枝间腾挪抓攫,向吴王炫示它的灵巧。吴王用箭射它,它还真行,竟然能敏捷地接过飞箭。吴王大怒,下令左右随从一起射箭,箭如雨下,猴子躲避不及抱树而死。

        吴王回身,对他的朋友颜不疑意味深长地说:“这只蠢猴!炫耀灵巧,仗恃便捷,挑衅蔑视我,活该!您要以此为戒啊!唉,不要用你的傲慢对待他人啊!”颜不疑回来后便拜贤士董梧为师,铲除自己的傲气,弃绝淫乐辞别尊显,三年后,国人都称赞他。

        用一句现时的网络流行语来形容那只被射死的猴子,的确是“不作就不会死”。但是,生而为猴,那么聪明,聪明而近乎人了,哪能不作呢?作,是此类猴子最大的弱点。作死,是他们最大的命运。

        当然,猴子毕竟是猴子:虽然有不少猴子努力向人靠拢,但更多的猴子还是保持自我的本性,根本就不屑于做人,即使让它做人中的圣哲明王它也不稀罕。《天运》:

        今取猨狙而衣以周公之服,彼必龁齧挽裂,尽去而后慊。

        给猴子穿上周公的衣服,它必定把衣服咬碎撕裂,直到全部剥光才心满意足。

        这样的猴子,是猴子中的“真猴”——如同庄子眼中人中的“真人”。真人者,脱去一切伪饰,赤裸婴儿也。

        有一个人以猴子来比况项羽,说项羽其实是个猴子,只是洗洗猴骚,戴上人类的帽子而已。项羽把他杀了。

        项羽可以杀掉说这话的人,但无法改变自己的结局。

        曾经不可一世的西楚霸王,最终兵败乌江,自刎而死。

        项羽在自杀之前,会否在乌江边上,照照自己的影子?他看到的自己,是不是很像猴子?

        其实,岂止项羽?那些太过汲汲于名利的人,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猴类。那个被项羽杀掉的无名氏,说出了一个惊心动魄的真相:那些心术不正之人,其实就是沐猴而冠。

        这样妙手偶得,他一定读过庄子吧。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