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京举行的第六届傅雷翻译出版奖颁奖仪式上,两位获奖的译者都缺席了。社科类图书获奖者、84岁的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蔡鸿滨年事已高,文学类图书获奖者、36岁的安宁则生活在海外。他们的译作被视为代表了2014年法语图书中译本的最高水平,而两个人的获奖也颇具象征意义:一位是译著等身的长者,一位是初出茅庐的新秀。这似乎也正代表了目前中国法语翻译的现状。
老当益壮
“《来日方长》是路易·阿尔都塞的一部自传,也是一部编年的学术史。书中充盈了阿尔都塞的深邃哲学思维和深厚人文学识,也体现了他精到的故事叙述才能。译者蔡鸿滨译文非常忠实,非常精到,非常贴切。原文中偏重理论分析和概括的章节与回忆往昔的叙事章节,在译文中都翻译的风格分明。原作中的法律和精神分析学词汇都很准确。”这是傅雷翻译出版奖组委会对蔡鸿滨译作的评价。其实,当老朋友、学者陈乐民最初找到蔡鸿滨,希望他能翻译《来日方长》时,蔡鸿滨并不情愿。
多年来,蔡鸿滨翻译了大量法国学者的理论著作,像思想家伏尔泰的《论宽容》、哲学家米歇尔·塞尔的《万物本原》、文学理论家托多罗夫编选的《俄苏形式主义文论选》,“深为这些人的书里内容晦涩难懂、语言佶屈聱牙所苦”。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哲学家阿尔都塞的作品,无疑也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不过,陈乐民劝他说“这本书重在叙事”,蔡鸿滨还是应承下来。
这部自传的翻译确实比理论著作轻松愉快多了,但书中的一些章节也让蔡鸿滨颇费斟酌。“作者在叙事中既有‘事实’和‘幻觉’错综复杂的混合,也有‘疯狂’和‘理智’的摇摆不定,另外还有些关于心理学、精神分析学、哲学的联想阐释也极为费解。”翻译完成后,蔡鸿滨又请阿尔都塞研究者、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陈越参与校订书中的术语,这些术语的翻译也得到了评委的认可。
“蔡鸿滨的中文表达非常好,基本没有需要编辑修改的地方。像他这样老一辈的译者,是彻底的学院派,完全投入到翻译事业中,心无旁骛,非常专注、敬业。”《来日方长》的出版方之一、北京世纪文景总编辑姚映然说,现在从事法语翻译的人群大多来自高校和科研机构,因为翻译难度大、回报少等原因,非学院圈的法语翻译爱好者很少。但与老先生相比,青年学者面临诸多科研、生活的压力,把全部精力都放在翻译工作上,是不大现实的。
后起之秀
安宁可能是一个难得的特例。学习法语专业的安宁,在翻译法国作家盖兰嘉尔的小说《一座桥的诞生》之前,只进行过一些零星的翻译。那时,安宁生活在以法语为官方语言之一的海地,她向上海九久读书人编辑何家炜讲述了对海地法语文学的看法。何家炜发现,安宁不仅对文学具有浓厚的兴趣,而且文化基础也很好。在短暂的试译“考验”之后,出版方便将这部曾获得法国梅第西奖的小说交给她翻译。
“作品围绕着在某现代小城建造一座大桥的故事,展现了当今地球村世界的一副众生相。青年译者安宁的译文对法语原文理解得非常好,翻译得非常忠实,以相当形似的汉语译文,老老实实地转达了原文的叙事风格,对比较难译的一些当代语言词汇,都处理得相当可以。”傅雷翻译出版奖组委会对这位“圈外人”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译者代代都有,比起老译者,年轻译者也有很多优势,比如会在网上查阅资料,更坚持原文的语言风格,更忠实原文,舍得放弃很‘中文化’但似是而非的表达。”何家炜认为,很多年轻译者把翻译当作一种爱好,而非枯燥的工作。
“从法语文学翻译整体上来看,肯定是越来越多的年轻译者开始加入行列。老一辈译者往往显功力,而且耐得住寂寞,年轻人悟性比较高,但往往缺乏足够的翻译时间,被日常事情、工作切割为碎片时间。”傅雷翻译出版奖组委会主席、北京大学法语系主任董强介绍,傅雷翻译出版奖创立于2009年,旨在奖励中国大陆年度译自法语的最佳中文译作,原本每年只评选出文学与社科类作品各一部,从2013年起,开始设立新人奖,“毕竟老一辈译者的年纪越来越大,翻译数量减少,但翻译人才队伍不能青黄不接,我们希望通过设立这个奖项鼓励新人,让更多的人进入翻译行业。”2014年,浙江工商大学青年教师俞佳乐翻译的《读书年代:带上所有的书回巴黎》获得新人奖最佳图书。
在董强看来,推动翻译事业的发展,奖项的激励固然重要,但还有更多的事情需要做。他希望能够创立一个基金会,资助包括法语在内的各种语言的翻译,打造一个“翻译精品工程”,以促进中外优秀文化的沟通和交流。
(本报记者 杜羽 本报通讯员 孟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