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下午,一场主题为“语言之美”的中法语言文化高端对话在北京大学隆重举行。作为中法建交5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北京大学中国画法研究院院长、讲席教授范曾与法兰西学院总院长加布里埃尔·德布罗意,分别就中文与法文的特点和历史演变以及对各自国家的文字发展、语言互融、文化交流进行了深入浅出的探讨。
德布罗意和范曾指出,“清晰性”和“模糊性”是法中两国语言各自的精妙所在。在对话中,德布罗意表示,法文之美在其表达方式及文法的“清晰”,“法文的优势在法律、教育、科研、行政等多个领域都有体现,在字里行间表达出的意思准确且不容易产生歧义,十分有利于文件的传达。”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法语一直在全世界被作为官方交流语言也正是因为它的这一特点。范曾则强调中国语言的“模糊性”,以中文“骈俪”的这一独特文法为例,从中文的“一字多音”“回文诗”等可以体现出中国文字语言的哲学性——阴阳二元,使得中文成了诗性的语言文字,中文是人类文化史无可替代的瑰宝。在谈到文字韵律时,范曾以其父亲范子愚先生的“回文诗”举例,“诗歌文字中的词性转换、一字多意、意蕴的对称与交融,都是中国语言文字的精髓,体现了中文独有的文字韵律。”德布罗意说,法语独有的乐感并不在一字一词,而是体现在整段文字或文章的字里行间。他以法国著名作家普鲁斯特举例,其文章的特点是通篇的长句,有时甚至一个段落只有一句话,但整段文字所体现出的节奏和乐感是法语独特的魅力所在。
语言文字的现状是德布罗意和范曾在对话中共同关心的话题。作为法国著名历史学家和语言学家,德布罗意在开场就表示自己对法语是充满感情的,同时也对中文这一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有着浓厚的兴趣。他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目前法语正在逐渐变得抽象化,尤其在年轻人中,语言表达的方式变得越来越简单。法文语汇的数量变化也折射出了这一现状。如何增加法语的语汇,丰富人们日常的表达方式是目前法语面临的问题。范曾认为,目前中文所面临的问题则是市井、粗鄙、庸俗的语言大行其道,经常在公开的报纸或媒体上出现。相对于法语的创新,中文的守成则显得更加重要。中国文字在近百年来遭到了相当程度的破坏。
在对话中,德布罗意和范曾都表现出对双方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德布罗意说:“法中两国的文字都创造出诸多的文学作品,我们对自己的语言和文字都感到由衷的自豪,这是建立在两国悠久的历史之上的。”范曾谈道:“中国并不缺少文字,康熙字典就收录了4万多个字,但目前的常用字只有两千个,即使是知识分子或精通文字学的人,往往也只能运用5000字左右,这对于文字乃至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是相当不利的。对语言文字的保护,就是对中法两国各自悠久的历史与文化的保护,无论是创新还是守成都是我们所肩负的职责和使命。”德布罗意说:“法语的词语达到8万个,我能运用5000个左右,与范曾先生讲的一样。普通法国人能运用1000个左右。”
对于这场对话,北京大学副校长李岩松面对100多位师生和来自各界的人士给予了评价,他说:“法兰西学院拥有近400年历史,是法国最重要的文化机构,拥有全法国科学、文化、艺术界最杰出的精英学者。今天两位大师就两国语言之美所进行的对话,将大大有助于提高我校师生的人文素养、拓宽我们的眼界。”
(本报记者 黄昊 肖连兵 光明网记者 邱晓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