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12月18日 星期四

    新展大观·“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暨中国美术奖·创作奖、获奖提名作品展”15日在京开展。五年磨一剑,作为我国目前最具影响力和权威性的国家级综合性美术大展,全国美展在展示五年来中国美术创作最新成就的同时,也引发大家对美术创作如何更好地传承与创新的深入思考——

    坚守文化立场 紧扣时代脉搏

    ——第十二届全国美展展示美术发展“风向标”

    作者:本报记者 张玉梅 《 光明日报 》( 2014年12月18日   09 版)
    《刻在北大荒的土地上》作品
    《为西部农民生土窑洞改造设计》作品 资料图片

        五年一届的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再次向人们呈上艺术盛宴。12月15日,中国美术馆启用全部展厅,“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暨中国美术奖·创作奖、获奖提名作品展”正式启幕向公众开放。展品涵盖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水彩画、壁画、漆画、动漫、艺术设计、陶艺以及新增加的实验艺术等20多个门类,参展作品576件,其中金奖作品7件,银奖作品18件,铜奖作品49件。

     

        “熔铸中国气派,塑造国家形象”是本届美展的重要主题,立足此旨,各地分展区和中国美术馆的展览精彩纷呈,更深入的反思和探讨也随之展开。传承中如何创新?重大题材怎样精雕细琢?小画种如何保持活力?特别是,如何推出更多的美术精品?

     

        五年磨一剑。全国美展值得更多期待。

     

    金奖:美术发展“风向标”

     

        一如往常,金奖作品得到各界格外关注,他们既是美展扛鼎之作,也是美术状态和潮流的风向标。《为西部农民生土窑洞改造设计》是现实性、公益性、学术性兼具的作品。中央美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北京服装学院、太原理工大学四校师生深入西北农村,对窑洞民居特征进行了深入探索挖掘,最终以陕西省三原县柏社村地坑窑洞聚落为基地,联合营建改造了7座新型地坑窑洞。插画《刻在北大荒的土地上》,创作灵感源自著名诗人郭小川的名作,作者刘德才(黑龙江)对生于斯长于斯的这片神奇土地充满了敬畏和深情。他选取北大荒辽阔丰饶的自然景观和开垦后的丰收场景来诠释诗意,在保持诗作激情奔放的基调上,尽现了它“人间天上难寻”的隽永与壮丽。

     

        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分党组书记吴长江说:“艺术源于生活。不深入生活,就无法创作出这样富有生活气息的作品,全国美展就是要引导更多艺术家创作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接地气的作品。”

     

    作品:创作水准“大检阅”

     

        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是由文化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中国美术家协会共同主办的规模最大、参与范围最广、作品种类最多、最具影响力和权威性的国家级综合性美术大展。十二届美展筹备之初就提出要在继承、坚持中创新求变。在充分广泛的调研基础之上,展览组委会在展览主旨、评选标准、送件程序、展区划分、评委构成、评选机制、陈列展示、宣传推广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完善与改革。据中国美协秘书长徐里介绍,本次美展发动早、范围广,除中国画、油画、版画、水彩·粉画、实验艺术外,其他都采用了面向全国直接征稿的方法,突破了原来各展区分配名额的做法,尽最大可能保证了优秀作品的入选机会。

     

        与五年前相比,各画种和艺术门类都有了新的长足进步和发展,入选作品呈现出了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民族特点,艺术家们自觉地把艺术创作与自己的生活经历紧密关联,高度重视反映现实生活、表现新时期人民精神风貌的创作题材,体现出炽烈的爱国家、爱民众、爱生活的艺术情怀,展示了社会发展、经济繁荣、文化进步与人民安居乐业下的时代新风,集中地代表了当前中国美术界创作、研究与探索的主流倾向。

     

        版画《而立之年》就是在艺术传承和创新方面颇有亮点的作品。中国当代版画在经历世纪之交以综合版种为特征的外延拓展之后,开始向木刻版画回归。以此探索传统的当下性转换和当代艺术对于传统文脉的接续。

     

    看点:美术生态“新嬗变”

     

        获得金奖的漆画作品《织情叙意》选取典型的织网场景,以委婉叙事方式呈现了惠安女的人性之美,准确地诠释了惠安女特有的精神品质。梦幻般的画面,将日常劳作场面转化为一首动人的抒情诗。作者张玉惠身为土生土长的闽南人,有女性画家对女性作品的独特关注。一位高校研究生脱颖而出夺得大奖,令人感叹中国美术不乏后起之秀。

     

        综观十二届全国美展,看点突出。新增设的实验艺术和综合材料绘画使本届美展的作品在材质和新媒介运用方面非常多样,特别像动漫、壁画、雕塑、综合材料、陶艺、漆画、版画等,都体现出跨界的语言探索和思考;航天探月、抗震救灾、小康建设、和谐生活等,许多优秀的作品生动再现了现实生活中精彩动人的瞬间,紧扣时代脉搏;乡风民俗浓厚,本届展览中相当一批作品关注民族和地域特色文化,突出民族、民间、农村的生活气息,鲜活地反映了乡风民俗,展露出民族文化多元化的魅力;国家重大历史题材、中华文明美术创作工程带动了历史画的创作,本届美展表现我国历史长河各阶段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的作品明显增多。

     

        门类广,题材新,看点多,本届美展“秀色可餐”。但在这繁花竞放的艺术花园里,也有观众表达了遗憾,总感觉还是少了俏立枝头的那几朵。正如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所问:“是好作品,还能不能是更感人的作品?”一位观众的留言也对全国美展给予了更高的期待:美展赏美,期待“高峰”,期待力作;美绘中国、美赞人民。

     

        (本报记者 张玉梅)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