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既是一个关系中国发展全局的重大实践问题,又是一个具有深刻创新内涵的重大理论问题,理所当然成为学术理论界关注和研究的重要对象。在当前为数众多的关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研究成果中,包心鉴教授主编的《政府治理创新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社会治理创新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人民出版社2014年7月出版,以下简称《治理》两书),则是颇具特色和新意的研究专著。对于拓展国家治理现代化研究视野、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研究水平,具有积极的启迪和推动作用。
第一,强烈的问题意识。问题是实践的回声、时代的脉搏,是深化理论研究的导向。《治理》两书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深入研究当代中国政治发展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现实问题为切入点,对如何通过政府治理创新和社会治理创新促进当代中国政治发展和社会进步,进行了比较系统深入的研究。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阶段,不论是政府治理,还是社会治理,治理主体、治理环境、治理对象和运行机制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一些现行治理体制已无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治理能力也与现代化发展趋势不相适应。围绕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这一改革总目标,《治理》两书对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面临的一系列现实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以问题为导向系统探索了推进民主政治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对策。
第二,宽广的研究视野。《治理》两书分别从政府治理创新、社会治理创新的角度研究国家治理现代化总目标的实现,这在以往研究成果中还不多见,体现了作者宽广的研究视野。《政府治理创新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一书,围绕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和总要求,对如何通过包括政党治理、政府治理在内的国家治理现代化,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系统深入的探讨。《社会治理创新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一书,围绕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和总要求,对我国社会治理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现实问题和关键要素进行了系统深入的探讨。从以上内容可见,《治理》两书几乎涉及了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所有重要领域,展示了作者宽广的研究视野和理论工作者应尽的社会责任。
第三,深入的规律揭示。理论研究的功能在于透过事物现象揭示事物本质。本质即规律,而规律蕴藏在历史与现实相交汇的发展过程之中。这就要求我们善于从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有机结合的过程中发现规律、把握本质。只有尊重历史、面对现实,才能着眼未来,推动事物符合规律地发展。《治理》两书正是秉持了这样一种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比如,《政府治理创新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一书,既有对中西方传统政治文化、传统社会调查模式等传统问题的深入探讨,有对政府购买视角下的社会组织发展路径、多元化社会背景下服务型政府构建、社会资本与社区治理的辩证关系等现实问题的深入关照,也有对我国民主的价值理念和制度呈现、服务型政府的价值向度、城市社区治理的创新路径等重大现实问题的深入探索。正是这种将历史考察、现实分析和未来预测有机结合在一起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增强了《治理》两书的学术水平和现实价值,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贡献了一份有深度、有力度、有厚度的重要研究成果。
(作者系济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