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12月17日 星期三

    “中华民族”“民族复兴”观念的提出及内涵

    作者: 《 光明日报 》( 2014年12月17日   14 版)

        主持人:谈到“中华民族复兴”观念、话语,有两个作为其思维基础的核心观念即“中华民族”与“民族复兴”,它们是何时出现、何时定型的,其具体内涵是什么?

     

        郑大华:“中华民族复兴”思想的孕育或萌发,可以追溯到孙中山于1894年11月创立兴中会时提出的“振兴中华”口号。这一口号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具有十分重要的思想意义。但我们在充分肯定孙中山提出“振兴中华”这一口号意义的同时,也必须看到,孙中山在这里讲的“中华”,还不是我们现在意义上的“中华民族”。当时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主要是在两种意义上使用“中华”一词的:一是指“中国”。如陶成章在其著作《中国民族权力消长史》中就写道:“我们中国将国家自称为华夏,夏为大,华为美,是大而美丽的国家的意思。中华,也称中国”;二是指“汉族”。陶成章在同一本书中又指出:“所谓中国民族,一名汉族,自称中华人,又称中国人”。中华民族虽然形成很早,但民族意识较为淡薄,借用费孝通先生的话说,古代的中华民族是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而不是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中华民族”这一观念最早是梁启超于1902年提出和使用的。在这年发表的《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一文中,梁启超在论述战国时期齐国的学术思想时第一次使用了“中华民族”一词:“齐,海国也。上古时代,我中华民族之有海权思想者,厥惟齐。”1905年,梁启超又在《历史上中国民族之观察》一文中,考察了先秦时除华夏族之外的“苗蛮族”“蜀族”“巴氏族”等其他8个民族,以及他们最后大多都融进华夏族的史实并得出结论:中华民族“自始本非一族,实由多数民族混合而成”。清末使用“中华民族”一词的还有杨度(《金铁主义说》1907年)和章太炎(《中华民国解》1907年),尤其是杨度,他不仅和梁启超一样已认识到了“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的民族特征,并且已经初步具有了“中华民族”是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称谓的民族认同思想。1912年中华民国的成立,尤其是孙中山在《临时大总统就职宣言书》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提出的“五族共和”“五族平等”的建国主张,对“中华民族”民族意识的形成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到了五四时期,尤其是“九一八”事变后,“中华民族”是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称谓的民族认同思想,为各界人士所接受,从而为“中华民族复兴”思想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即:实现民族振兴或民族复兴,不是汉族或其他某一民族或几个民族的振兴或复兴,而是居住在中华大地上的所有民族亦即“中华民族”的振兴或复兴,这是对孙中山“振兴中华”的民族复兴思想的重大发展。至于“民族复兴”的内涵,概括孙中山的思想,就是在不太长的时间内赶超西方发达国家,使中国重新成为世界上“第一等强国”,从而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黄兴涛:正如大华教授所说的那样,“中华民族”一词是梁启超于1902年率先使用的,他还指出,“吾中国言民族者,当于小民族主义之外,更提倡大民族主义。小民族主义者何?汉族对于国内他族是也。大民族主义者何?合国内本部属部之诸族以对于国外之诸族是也”。他甚至明确提出了“合汉、合满、合回、合苗、合藏,组成一大民族”的主张,但当时梁启超还没有把“大民族主义”与“中华民族”一词明确对应起来。真正指代中国各民族融合而成的一个大民族共同体的“中华民族”概念,是杨度1907年在《金铁主义说》一文中正式阐发的,但杨度所谓的“中华民族”概念,立基于汉满蒙回藏“五族立宪”论也即“五族大同”论,乃是就未来而言,并非就当时现实立论,且主张以满汉联合、同化其他国内民族为途径,尚不具备各民族平等融合等现代理念。在我看来,完全现代意义的“中华民族”概念,是在辛亥革命爆发后、特别是民国建立之初,以“五族共和”的现代国民论为基础才得以最终定型、正式形成的。在五四运动以后,受新形势下的民族危机和国际帝国主义压迫理论等的刺激,现代“中华民族”概念得以迅速地传播开来,且部分地与“五族共和”论产生张力,“九一八”事变特别是全面抗战爆发后,在亡国灭种的血雨腥风和抗战救国的民族实践中,这一概念得到了更为广泛的传播和全民族的普遍认同。当然,中共和国民党关于“中华民族”概念的理解又有不同。

     

        俞祖华:我谈一下“民族复兴”一词的出现及内涵。清季就出现了一些近似于民族复兴的词语,除了孙中山的“振兴中华”口号外,还有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提及的“少年中国”,欧榘甲1902年在《新广东》中提出“中国者,今日将死而复生,散而复聚,静而复动,灭而复兴之大机会也”,《新民丛报》1903年刊出的《大同日报缘起》一文所使用的“复兴中国”“振兴民族”,华兴会1904年提出过的“驱除鞑虏,复兴中华”等。五四时期,李大钊使用了“中华民族之复活”“青春中国之投胎复活”“中华再生”等说法。孙中山在1924年的《民族主义》讲演中直接使用了“民族复兴”一词,批评列强想维持垄断地位,“不准弱小民族复兴”;几乎同时王光祈在《少年中国运动》一书的序言中用了“中华民族复兴运动”这一说法。此后,不少先哲都对“民族复兴”有过阐述。通过阅读先哲们的这些阐述,我们可以发现,他们所讲的民族复兴的主要内涵是:⒈通过建立现代民族国家,恢复中华民族的民族独立,包括收回部分曾经失去的领土;⒉以“少年中国”“青春中国”等相号召,恢复中华民族的朝气活力;⒊以赶超列强为目标,恢复中华民族世界领先的国际地位;⒋恢复中华民族文化的灿烂辉煌,像清末国粹派提出的“古学复兴”,孙中山提出的“恢复民族精神”等;⒌恢复中华民族的民族自尊、民族自信。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