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毛岭是中央苏区首府所在地瑞金东面的一道重要屏障。守住松毛岭,就等于守住了中央苏区的东线阵地。因此,时任中革军委主席、红军总司令的朱德亲自部署和领导了这次规模浩大、事关重大的作战行动。
广义的松毛岭阻击战是指中央红军在松毛岭地区同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军发生的、为维护中央革命根据地的战斗;狭义的则是指在松毛岭上发生的战斗。广义的松毛岭保卫战大致可以包括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红一军团和红二十四师为主,红九军团为预备队,作战地点在松毛岭下的温坊(现名文坊)一带。9月1日至9月3日的温坊战斗,在朱德等的指挥下,红军先后打垮李延年纵队10个团,歼敌4000多人。这是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战争中打得最好的一役。军团的指挥所也设在松毛岭上。第二阶段,红九军团接任防务,红五军团第二十三师、第三十四师暂归红九军团指挥,具体时间是1934年的9月10日至29日。红一军团此时已承担迟滞北线之敌,以掩护中央红军各部集中转移的任务,这就和红九军团在松毛岭的作战,共同组成和完成了第五次反“围剿”战争的最后一仗。第三阶段是红九军团和红五军团全部撤离,红二十四师接替,时间是1934年9月28日至30日。
从1934年9月1日至30日,长达一个月的松毛岭保卫战之所以能够持续,与连城、长汀两县群众和游击队的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仅在连城县四堡乡田茶村,苏区时期,该村就有21人参加工农红军,这些人均编入红十二军三十四师第一○一团第三连。据连城县民政局在册烈士统计,该村为革命牺牲的烈士有6人,其中3人便牺牲在松毛岭阻击战中。
朱德曾撰写《在堡垒主义下的遭遇》,总结了温坊战斗取得胜利的经验教训,阐述了几个重要的军事原则。邓小平也曾在《红星》报发表《温坊战斗的胜利》的署名文章,详细地报道了温坊战斗的战绩和全过程,总结了经验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