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12月10日 星期三

    新展大观

    塑魂鉴史 永赋和平

    ——吴为山创作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大型组雕在国博展出

    作者:本报记者 张玉梅 《光明日报》( 2014年12月10日 09版)
    《最后一滴奶》 资料图片
    《逃难》 资料图片

        一位母亲倒在地上,挣扎着用最后的力气给孩子喂奶,最终体力不支死去,可怜的孩子还在吮吸着母亲的乳汁;悲痛得麻木了的祖父用痉挛的双手捧着已经干瘪的孙子的尸体;13岁的少年背着被炸死的奶奶艰难逃难……这是中国美术馆馆长、雕塑家吴为山教授主持创作的十组青铜雕塑,再现了南京大屠杀的历史情境,彰显了悲愤情感,撼人心魄。

        12月13日是中国第一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为配合这一重要公祭活动,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美术馆联合举办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大型组雕(《逃难》)12月9日在国家博物馆展出。

        这是一组震撼人心的雕塑,让观展者惊心动魄;这是一组记录历史的雕塑,让观展者勿忘国耻。这组雕塑融表现与再现、写实与写意手法于一体,忠实记录了大屠杀中南京人民“家破人亡”的惨烈,再现手无寸铁的平民的悲惨经历,激发人们的爱恨情仇,传扬人们的和平心愿。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大型组雕是吴为山于2005年接受江苏省委、省政府的邀请而创作的,于2007年12月13日落成。整个纪念雕塑分别以《家破人亡》《逃难》《冤魂呐喊》《胜利之墙》四部分组成,四组雕塑形成波澜壮阔的历史篇章。表现了劫难中的中国人民的形象。这次在国家博物馆展出的是《逃难》主题群雕。创作者立足人类历史的高度将个人情感融入民族情感、人类情感。旨在让世人记住历史,不要记住仇恨,以祈求世界和平。

        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是要在国家层面举行公祭活动和相关纪念活动,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战争罪行,牢记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表明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吴为山教授曾长年在南京工作生活,对那段国耻有着超乎常人的感受。创作这组雕塑作品的日子里,他时时感到自己以颤抖的双手抚摩那三十万亡灵的冤魂,为他们安魂,也为和平祈祷。

        这组作品在国内外多次展出,屡获大奖。诺贝尔奖得主、物理学家杨振宁说:“这是令人终生难忘的一组雕塑。”两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吴良镛说:“原来担心建筑单调,特别是主建筑墙面空,但欣慰的是这组撼人心魄的雕塑使得整个气氛肃穆而悲怆,与观众有了心的交流。”意大利雕塑家、设计师罗伯托·鲁吉说,看到这组雕塑,内心的震动难以用语言表达,透过作品,能够强烈感受到吴为山追求最具力量和穿透力的艺术效果,他满怀对受难同胞的同情,将艺术才华完全展现在世界面前。

        整个组雕,没有出现一个日本侵略者的形象,皆表现我遇难同胞,表现我中华儿女。很多雕塑有着现实的原形,在创作中吴为山曾亲自探访受害者,同他们交谈,激发自己的艺术灵感。这组雕塑,从遇难者群像的惨烈足以佐证日军的凶残与兽行。不过,仇恨不是全部,更重要的是铭记历史,向往和平。回忆那段难忘的创作过程,吴为山说,塑造手法中刀砍、棒击、棍敲与手塑相并用,其雕痕已显心灵伤痕,是民族苦难记忆,是日本军国主义暴行的罪证记录。作品完成后,吴为山深情写下诗句并铸刻于雕塑大型纪念碑体:“我以无以言状的悲怆追忆那血腥的风雨,我以颤抖的手抚摩那三十万的冤魂,我以赤子之心刻下这苦难民族的伤痛,我祈求,我期望,古老民族的觉醒!精神的崛起!!!”(本报记者 张玉梅)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