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目前约有6000万中小微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相当于GDP总量的60%,完成了国家65%的发明专利和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中小微企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在促进经济增长、科技创新与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形势下,中小微企业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面临各种问题,迫切需要技术创新来提高质量、开拓市场和转型升级。
全国政协日前在京召开双周协商座谈会,围绕“大力支持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协商讨论、建言献策。委员们认为,促进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是我国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
营造有利于创新的环境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北京中关村已经成为我国最具活力的创新创业中心之一。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主任郭洪指出,中关村创新发展成功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始终坚持强化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不断打破妨碍创新创业的体制机制束缚,持续构建并初步形成了有利于创新创业的生态系统。
然而放眼全国,有利于促进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的环境尚未形成。全国政协委员、河海大学副校长陈星莺说,在现行人事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下,企业难以留住薪酬较高的研发人员,高校的评估体系使企业借用不到高校科研机构人员的“创新大脑”,产学研合作也缺乏长期性和紧密性。他表示,中小微企业是企业创新的主体,应为他们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专职副主席庄聪生建议加强顶层设计,破除技术创新资源配置的条块分割和行政垄断,提高创新资源的配置效率,确立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副会长丁明山说,国家应加快建立科技创新社会化服务平台,汇集各类专家,为各类企业提供技术支持。
全国政协委员、袁隆平高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伍跃时建议明确科研院所与企业在创新中的分工与协作,实现双轮驱动。他说,国家应加快国内科研事业单位改革步伐,一是重视基础理论研究支撑力不够的问题,推动公益型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着重开展基础理论研究;二是加快推进应用性科研院所的企业化、市场化。
多措并举破解融资难题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税务总局原副局长宋兰在对广东、湖南等地中小微企业的调研过程中了解到,企业生产经营压力主要来自各类成本上升快、融资难且融资贵、税费负担较重等,资金问题使中小微企业丧失了许多发展机会。
陕西艾尔肤组织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正国也表示,融资难依旧是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最大障碍。他说,科技中小型企业无形资产占比较高,专利技术、品牌等真实价值难以在财务报表中充分体现出来,投资者难以估值,银行、基金等出于风险控制,也很难给予借贷资金。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肖钢说,在小微企业创新方面,我国还缺乏对企业初创阶段的资本支持,使初创企业的一些创新项目难以启动。因此,鼓励资金加大对企业初创阶段的支持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这要各方积极研究,形成政策合力。一方面要激励各类创投机构将更多资金投入企业早期发展阶段,另一方面也要积极培育创投机构的风险投资意识和眼光。
全国政协委员、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委书记荣建勋建议创新融资方式,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允许通过动产、股权、应收账款等多种方式融资。他提出,可通过整合虚拟与现实世界的行为、交易等信息,规范融资平台建设、完善监管机制。
形成知识产权保护合力
“北冰洋”一款经典产品包装在2013年申请到设计专利,然而,不断有人收集瓶盖做假冒产品,更有人仿冒玻璃瓶,给消费者带来辨识困难。这种行为既容易引发假冒伪劣食品安全事故,也给“北冰洋”带来巨大损失。
此类现象并不少见。全国政协常委、国务院参事、国家知识产权局原副局长李玉光说,我国中小微企业在技术创新努力中面临着知识产权保护的诸多难题:企业自身知识产权维权意识不强,保护能力薄弱;我国现行知识产权执法以及对知识产权侵权案件判决的威慑力不够强;中小微企业在走向国际市场竞争的过程中常常受到国外竞争对手知识产权保护的打压;中小微企业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求助渠道有限……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一轻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奇说,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保护企业专利就是保护创新。目前,专利主管部门没有明确对专利侵权行为调查取证权和行政处罚权,导致治理专利侵犯乱象没有主管部门,得不到及时有效遏制。为此,他建议赋予主管部门职权,加强督查监管。
全国政协委员、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高鹰忠建议修订和完善《专利法》等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加大对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处罚力度,增加企业侵权成本;将知识产权保护纳入企业和个人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形成知识产权保护合力。
(本报记者 周洪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