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12月08日 星期一

    创新驱动·那些人那些事

    脚踏实地只为一飞冲天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创新驱动纪实

    作者:本报记者 邢宇皓 杨舒 《 光明日报 》( 2014年12月08日   04 版)
    2013年12月2日凌晨1点30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嫦娥三号”探测器发射升空。秦宪安/CFP
    中国长征家族系列运载火箭

        12月7日,伴随着震耳欲聋的轰鸣声,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开启了它第200次的征程。200,看上去不是个很了不起的数字,但事实上,此前世界上仅有三个国家和地区曾越过这一高度。

     

        运载火箭,铺就人类走向太空之路。中国运载火箭发展正如其以“长征”命名,一路披荆斩棘,也一路高歌猛进。

     

        1970年“长征一号”首发一鸣惊人。回首44年,几组数字,令人感慨——

     

        长征火箭前50次发射,用了28年,从第51次到第100次,用了9年。而从第101次到200次仅用了7年。

     

        十几年前,长征火箭无论性能、可靠性,还是生产能力、年发射次数,都无法与美俄以及欧洲相提并论。而今,长征火箭年发射次数已从以往的三五次升至近20次,跃居世界前列:成功率达98%,与欧洲阿里亚娜火箭并列世界第一。

     

        长征火箭,是中国航天事业的一个缩影。而作为长征火箭的“摇篮”,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以创新驱动发展,也正是中国航天在高科技领域不断突破前进的写照。

     

    从白手起家到精英辈出——创新,源自人才“造血”机制

     

        李仲平,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航天材料首席专家,今年刚满50岁,去年就已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像他这样,从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一名普通的技术人员,成长为领军人物,绝非偶然——目前,研究院长征火箭的设计师平均年龄不到30岁。拥有这样一支“60后唱主角、70后挑大梁、80后当中坚”的航天人才梯队,令很多航天强国羡慕不已。

     

        隶属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成立于1957年。57年前,他们从导弹研制起步,可谓白手起家,而今天,已是英才辈出。

     

        对此,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有三大“秘诀”——在实践中“挑大梁”磨砺,靠团队合作培养,以多维渠道铺路。

     

        载人航天、嫦娥探月、新一代大火箭研制,都是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磨砺人才的战场。在这些重大科研工程中,那些基础好、潜力大、提高快的“尖子”被迅速提拔为总师和总指挥的助理。一个项目的技术飞跃,往往带动一批人才的脱颖而出。

     

        航天是系统工程,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根据自身特点,依托研发中心、工程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技能大师工作室,在“专家+团队”的模式下,通过集智攻关、团队学习、知识分享,以团队力量推动科技创新,同时以技术创新带动人才培养。

     

        让每个年轻人崭露头角,就要把他们放在最适合的位置上。在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科技人才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不同的职业方向——既可以做型号方案设计和系统集成设计,也可以做基础科学与技术研发,还可以做面向市场的产品与平台开发——只要有本事、肯干事、能成事,每个人都有用武之地。

     

        有人才,就有创新。在长征火箭实现第二个百次发射的7年间,研究院累计申报专利5223项,比第一个百次发射时增长了8倍,其中发明专利占比75%。

     

    从“任务导向”到“市场导向”——创新,源自观念的推陈出新

     

        200次发射,长征火箭完成了五次重大技术跨越。

     

        第一是独立研制75吨YF-20发动机。从长征一号到长征二号,近地轨道运载能力由300千克提高到1.8吨。第二是攻克了液体末级火箭技术,具备了高轨卫星发射能力,使我国发射地球同步卫星和大质量太阳同步轨道卫星成为可能。第三是低温火箭技术再突破,火箭末级能力更强,长征火箭的地球同步轨道运载能力从1.5吨跃升为2.65吨。第四是突破助推器捆绑分离技术,使长征火箭的近地轨道和地球同步轨道运载能力分别跃升至8.6吨和5.5吨;第五是按发射载人飞船要求提升可靠性,长征二号F火箭11次执行载人航天任务,全部成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创新,不仅体现为技术的演进。还体现为观念的更新,为持续创新拓展了更广阔的空间。

     

        曾经,“任务”是长征火箭的发展导向。而今,是产业化的“市场导向”为长征火箭增添新的创新动力。

     

        2011年,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启动了“百发工程”——一次性谋划100枚长征火箭的生产,涉及多个长征火箭型号,“面向市场,提前组批,统筹备料,均衡生产,连续交付,即时发射”。这项我国航天史上最大规模的运载火箭跨型号组批生产工程,标志着长征火箭进入了产业化时代。

     

        长征火箭由此开始跨型号、大规模组批生产,由单一型号的纵向组织生产,转变为多型号横向的同步资源统筹,完成了从“重研制、小批量”向“市场化、规模化、产业化”的根本转变。

     

    从对照标准到制订标准——创新,源自开放的国际视野

     

        1990年,长征火箭首次进入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市场。

     

        当年承担对外发射任务,直到星箭接口协调时,中国航天人这才发现星箭接口是有统一国际标准的。而外方对于星箭协调文件的标准化和内容的规范化,质量控制、故障归零的新观念,高空风应对等措施,让中国航天人颇受震动和启发。

     

        如今,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的科技人员不仅消化吸收了这些标准,更是成功发布了《运载火箭/有效载荷飞行环境遥测数据处理》《空间系统-控制系统仿真要求》等这样的国际标准,被宇航界普遍采用。

     

        不仅如此,国际合作还直接促进了长征火箭技术的创新发展——更大推力液氢液氧发动机的采用、捆绑技术的助力、惯性平台的改进……这些都源自国际用户的需求。

     

        在中国运载火箭过去的200次长征中,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创造了一个个纪录,又一个个将它们打破。这样的故事注定还要继续书写下去。

     

        在创新驱动的道路上,不会有终点,也没有人能预见未来。

     

        (本报记者 邢宇皓 杨舒)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