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12月07日 星期日

    立德根本 修身要义

    作者:赵德润 《光明日报》( 2014年12月07日 10版)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时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

     

        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馆在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示精神过程中,在陈进玉同志主持下,延请饶宗颐、许嘉璐、王蒙、袁行霈、汤一介等馆内外专家编写的《中华传统美德一百句》,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思想文化领域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之精髓

     

        中华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发展的传统美德,蕴含着丰富而深邃的思想道德资源,是影响深远、代代相传的宝贵精神财富。《中华传统美德一百句》精选了上自先秦下迄晚清,涵盖文、史、哲等多个领域的经典名句,按照自强、诚信、仁义、智勇、孝慈、廉耻、礼敬、勤俭、正气、中和十个修身德目进行分类,内容包括优秀的民族品格、崇高的民族精神、高尚的民族情感和良好的民族习惯,是数千年来中华民族处理伦理关系、人际关系、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关系的行为规范。

     

        中国古代先哲对道德的论述,最早可追溯到老子所著《道德经》。老子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其中“道”指自然和社会运行的规律,而“德”是指人的德性、品行。道德具有认知、教化、调节、引导等功能,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有密切关系。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代表着社会的行为标准和价值取向,用这种行为标准和价值取向判断是非曲直,调整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内容具有历史恒定性,对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入选《中华传统美德一百句》的许多名句,蕴含了在我国传承几千年的“仁、义、礼、智、信”等价值观念,其中不少经典名句早已家喻户晓。在价值追求多样化的今天,做好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在文化典籍中的挖掘整理工作,有利于引导公众潜心涵养与践行,使传世之作的精髓逐步成为良好社会风尚。

     

        当下不少有识之士感叹道德滑坡、世风日下,历代先贤箴言中所倡导的义利观应是针砭时弊的良药。从一定意义上说,“义”一般指他人和大众利益,乃至民族利益和国家利益;而“利”一般是指个人利益。中华传统美德强调大众利益、社会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强调个人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的道德义务。这种植根于社会文化的义利观、价值观,是我们抵制急功近利、见利忘义之类的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思想武器。

     

    个人道德修养是所有德行的基础

     

        数千年来,中华民族形成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完整思想道德文化体系。而修身,即个人道德修养和人格养成,带有基础性和本源性。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必须高度重视“私德”即个人品德的养成。

     

        春秋时期鲁国大夫叔孙豹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之说,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立德、立功、立言”是中国传统伦理人生价值观的核心内容,“立功”和“立言”以“立德”为基础又体现“立德”。如何立德、立功、立言实际上就是如何做人、做事、作文。弄清三者关系,把个人道德修养作为所有德行的基础,可以为解决当下的人生和社会问题提供条件。

     

        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者和弘扬者。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老一辈革命家和革命先烈以及先进模范人物,他们的英雄业绩无不建立在个人道德修养之上。相反,各个历史时期的落伍者,特别是经过大浪淘沙受到历史审判的人,无一不是首先在个人道德修养上打开缺口,与国家和人民背道而驰的。

     

        “孝”与“廉”是中华传统美德中“私德”的核心。《中华美德一百句》中,9条讲“孝慈”,8条讲“廉耻”。“孝”“廉”既是个人道德修养最基本的品格,也是古代选拔人才的最基本的标准。我国隋代开设科举制,此前两汉至南北朝700多年的历史上,曾经长期实行“举孝廉”这一选拔人才的制度,反映了那个时代对人才最基本的要求。研究和弘扬“孝廉文化”,有益于家庭和睦、社会和谐,有益于反对贪污腐化、加强廉政建设。

     

    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方针

     

        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我们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做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只有这样,中华民族创造的优秀思想文化遗产才能不断推陈出新,为现实服务。

     

        对待传统文化一直有两种错误的观点:一种是把传统文化看得一无是处,陷入文化虚无主义;一种是抱残守缺,沉迷于文化保守主义。我们要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批判继承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还要结合新的实践,对传统文化作出合乎逻辑的阐释,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内涵。

     

        我国历代典籍、文学作品和格言谚语中,蕴含中华传统美德的名句浩如烟海。《中华传统美德一百句》所选内容的诠释,力求紧密联系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现实需求,在创造型转化、创新型发展上有所突破。古为今用是一种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解读如何尊重原意又解出新意,做到准确、鲜明、生动?如第一章《自强》第一条“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卦上下“乾”均为天之象,说明“天”健行周流,永不衰竭。整句解读为天体的运行刚健不息,君子应当像天体运行那样,奋发图强,永不停息。在“正气”章里收入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解读为富贵不能使他腐化堕落,贫贱不能使他改变志向,武力不能使他屈服,这样的人才是大丈夫。

     

        于是,一本诠释中华传统美德传世名句的新书,经数月切磋、推敲,几易其稿,以精装本、平装本和口袋书三种形式呈现在读者面前。这本学习、领悟和践行中华传统美德的普及性读物,已开始受到社会各界特别是青少年的欢迎。在参与选编和注解过程中,我深感厘清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联系,相当于为当代价值观寻根溯源、接续精神命脉。而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并因此具有无限的生命力。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