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12月03日 星期三

    笃学:南京师范大学的治学之道

    本报记者 郑晋鸣 本报通讯员 张小倩 《 光明日报 》( 2014年12月03日   07 版)

        急功近利、投机取巧、弄虚作假,企图不付出艰苦的努力就获得高额的学术回报……高等教育蓬勃发展的今天,社会上一些浮躁的风气也在象牙塔里悄然弥漫。

     

        大学,究竟该有一种怎样的治学精神?该有怎样的责任担当?记者在南京师范大学找到了答案。

     

        “早在20世纪初,两江师范学堂监督李瑞清就提出了‘俭朴、勤奋、诚笃’的校风,这种治学思想规范着一代又一代南师人。为人要有人品,治学也要有品格。”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宋永忠说,21世纪初,学校率先提出了“笃学”的治学理念,“笃学”就是老老实实、认认真真做学问。只有“笃学”,才能杜绝学术腐败,形成高尚诚实的学术道德氛围。

     

    不畏浮云遮望眼:17年沉淀,研究成果震动学术界

     

        1992年,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来了一位老师。在同事眼中,这位老师有点怪:除了做实验还是做实验,都17年了,也没见他出什么大成果,对升职涨薪等事情也毫不关心。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009年3月12日,答案终于揭晓。这天,沈冠军教授为第一作者的最新研究成果在《自然》杂志上发表,论文研究成果将北京猿人的生存时间由原来的“距今四五十万年”推进为“距今七十七万年”,在国际上引起高度关注。

     

        沉淀,是一种品格。在南师大,已故词学泰斗唐圭璋和他的巨著《全宋词》将永远被历史铭记。“唐老师的学问不可及,人品尤不可及。”武汉大学中文系教授王兆鹏回忆说,为编纂《全宋词》,每日教课之余,唐老师从早到晚泡在南京图书馆里查阅丁丙八千卷楼的善本词书,中午花两角钱在图书馆吃顿饭,然后就继续工作,夜里回到家仍手不释卷。巨著完成后,唐老师又毫不懈怠地相继编成《词话丛编》《全金元词》等传世力作。到了晚年,他仍潜心词学,烟、酒一概不沾。

     

    咬定青山不放松:8年攻坚克难,终成“升级版”《史记》

     

        《史记》中的史料繁杂,历史久远,在传播过程中又有许多讹误,对《史记》的点校难度极大,南师大文学院赵生群教授却啃起了这块“硬骨头”。

     

        2006年起,赵生群教授带领团队历时8年,全面、系统地校勘了北宋至清代有代表性的多种《史记》刻本,以及十余种日本钞本、敦煌写本。修订本对原点校本分段进行优化、调整,改正破读之处,统一标点体例,纠正讹脱衍倒,新增校勘记录3400多条,约30万字,改动标点6000余处,呈现出最接近原版且全新“升级”的《史记》。该成果入选《光明日报》“2013十大文化亮点”和《中华读书报》“2013十大文化事件”。

     

        “‘三年笃学不窥园,刺股悬梁志亦坚。’笃学精神被一代代南师人传承和发扬,形成了严谨朴实、不骄不躁、肯坐冷板凳的学术氛围。”南京师范大学校长胡敏强说。

     

    薪火相传青蓝继:“笃学”精神激励南师学子成长为真学者

     

        唐圭璋、高觉敷、李旭旦、吴调公、陈邦杰……翻开南京师范大学校史,大师们视学问为生命,视学品为人品,认真、严肃、朴实的治学精神薪火相传。

     

        校友杨瑞清痴迷于探索农村孩子的教育之路,他放弃城市优越的工作条件,32年守在农村当教师。有人说他是“傻瓜”,而杨瑞清却不以为然,“我甘愿做这样的傻瓜,铁心做一辈子乡村教师。”杨瑞清的笔记本上,写着这样一段话。

     

        如今,南师大数十万学子在各自的领域施展才华。他们中有像“中国书法兰亭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尉天池这样的书法大家,有“中国十大杰出青年”侯晶晶,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项贤明、汪永进、程天君……

     

        同样,一项项杰出的科研成果,也见证了南师大对“笃学”精神的不懈追求。近年来,学校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9项,在《科学》《自然》杂志上发表第一作者单位论文5篇,8部专著入选“国家社科基金优秀成果文库”,多项科研成果入选“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和“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

     

        “从学术大师一段段耐得住寂寞、苦心治学的故事中,南师大人懂得了什么是真学者,怎样才能达到衣带渐宽终不悔的境界。‘笃学’之精神一脉相承,日益光大。”宋永忠说。

     

        (本报记者 郑晋鸣 本报通讯员 张小倩)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