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12月02日 星期二

    创作是中心任务作品是立身之本

    郭怡孮 《 光明日报 》( 2014年12月02日   12 版)

        习近平主席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到:“文艺工作者应该牢记,创作是自己的中心任务,作品是自己的立身之本。”我感到这说到我心里了。当前中国画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期。百姓的由衷喜爱,党和国家的重视和推动,创作环境更为自由,艺术市场活跃,画家队伍发展壮大。然而备受国家、社会、民众之优遇与尊崇的中国画,在发展过程中也潜在着历史上未曾有过的挑战,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声音。学习讲话精神,我认为应该从以下三方面做起:

        一是要提高理论认识,树立民族自信心。中国画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我们应该从民族与世界的视野来探索中国画对人类精神生活的现实价值,以及以中国画为代表的东方绘画美学的世界贡献。近百年来,中西绘画的强烈碰撞也激活了我们对传统优秀基因的新认识,看到中国画的融汇能力、吸纳能力、修复能力和更新活力。我们不但要很好地继承传统,更要放眼现实和未来,认真学习理论,坚定信念,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中国绘画。

        二是要深入生活,融入生活,艺术地再现时代风采。这也是习主席在讲话中一再强调的。一个中国画家,永远离不开社会生活、文化生活和自然生活,这是创作之源。画家只有深入到轰轰烈烈的社会中,了解社会的变革、社会的步伐、人民的需要,关注现实、关注民生,才能创造出我们民族当代的新生文明。

        三是中国画家一定要坚持艺术为人民的创作导向,牢记为人民、为社会服务的神圣职责,坚持正确的文化立场,把正确的价值取向和崇高的艺术追求统一起来。这些年来书画市场在繁荣中也有混乱,艺术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很不完善,国画界浮躁之风、炒作之风使人不安,应该引起我们画家的警觉,自觉地抵制不正之风,回到艺术的本源,保持艺术作品的品格和品位。静下心来,不受干扰,共同创造一个自由、宽松、和谐的艺术生态环境,创作出无愧于时代、人民、民族和广大群众期待的优秀中国画作品。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