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12月02日 星期二

    新闻分析

    婆说婆理 公说公理

    ——德国对俄政策出现分歧

    本报驻柏林记者 柴野 《 光明日报 》( 2014年12月02日   08 版)

        布里斯班二十国集团峰会后,德国总理默克尔突然高调大批普京;而外长施泰因迈尔则呼吁,在与俄罗斯打交道时应该“有话好好说”,要继续对话。显然,在对俄政策上,德国联合执政的联盟党与社民党出现了分歧。

     

    默克尔终于勃然大怒

     

        一个时期以来,默克尔总理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就乌克兰危机展开频繁对话,有消息称,双方仅热线通话就有38次之多。外界普遍认为,与其他国家领导人相比,默克尔能与普京保持着更为密切的关系。然而,这种密切关系却没有给默克尔带来积极成果。在默克尔阵营里,对俄强硬派开始占上风,他们要求在经济制裁外对俄罗斯采取进一步的行动。

     

        11月,默克尔决定在布里斯班二十国集团峰会前独自会见普京。双方秘密会谈了4个多小时,却无果而终。这让德国人的挫败感达到了极限。会谈后不久,默克尔就明确表达了强硬立场。她指出,俄罗斯无视乌克兰的领土完整,没有任何理由可以让人谅解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直接或间接参与乌克兰东部战事;俄罗斯对欧洲的和平秩序提出了挑战,并触犯了国际法。默克尔还强调,目前对俄采取的制裁措施是不可避免的,制裁的目标就是要让一个领土完整的乌克兰自己决定自己的前途。她还警告说,如果俄罗斯不受到严厉制裁,乌克兰危机一幕还可能在格鲁吉亚和摩尔多瓦重演;俄罗斯还会将塞尔维亚和整个西巴尔干划入其势力范围,阻挠该地区向欧盟靠拢。

     

        迄今,在欧盟成员国领导人中,还从未有人像默克尔这样严厉地批评俄罗斯。因此,这一表态被德国媒体解读为,一向冷静克制的默克尔终于忍受不了普京的强硬顽固立场而勃然大怒了。

     

    德外长的对俄平行政策

     

        然而,就在默克尔狠批普京的当天,始终积极寻求外交解决途径的德国外长施泰因迈尔却立即发出了另一种信号。在布鲁塞尔举行的欧盟外长会议上,他呼吁和俄罗斯打交道时要“有话好好说”,要继续对话。

     

        乌克兰危机发生后,施泰因迈尔花了几百个小时的时间奔忙于莫斯科等地,试图促成谈判,化解冲突。他最近表示,一个被国际社会完全孤立的俄罗斯对德国、对任何人都是危险的。他强调,面对乌克兰危机升级,我们如果只是简单地说一声不要再理睬俄国人了,也许会得到一些人的拥护。但俄罗斯是德国最大的邻居,俄罗斯是朋友还是对手,是伙伴还是敌人,对德国意义特殊,对欧洲安全都会产生影响。

     

        社民党其他一些领导成员也认为,德国和欧盟发展中东欧伙伴关系已经与俄罗斯的地缘政治利益多有抵触,急于拉近乌克兰更是严重忽视了俄罗斯的地位和利益。曾在20世纪70年代与西德总理勃兰特联手推出“新东方政策”的埃贡·巴尔甚至认为,尽管克里米亚入俄“不合法理”,但还是可以被“认可”。

     

    有限合作与接近求变

     

        自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德国表现出积极斡旋,劝和促谈,谨慎对待对俄制裁。但在德国联合政府内部,对俄立场始终是有分歧的。默克尔虽然一直表示应以外交渠道解决乌克兰危机,但她内心的想法却是对俄关系只能是“有限合作”。而联合执政的社民党在对俄立场上却有着西德总理勃兰特的“新东方政策”的痕迹,出自社民党的外长施泰因迈尔一直坚持“以接近求改变”这一“新东方政策”的核心思想。所以,与默克尔所在政党结盟的基社盟主席泽霍费尔日前会公开批评施泰因迈尔,指责他偏离了默克尔的强硬路线,是在推行一种“平行外交政策”。

     

        显然,在对俄政策上,德国联合执政的两党不是在一个唱黑脸,一个唱红脸,而是在婆说婆理,公说公理。何以如此,只能从党派立场上去找根源了。

     

        (本报柏林12月1日电 本报驻柏林记者 柴野)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