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12月01日 星期一

    厦门海沧:让群众发现文化是个“无价之宝”

    本报记者 马跃华 本报通讯员 庄梅芳 《 光明日报 》( 2014年12月01日   05 版)

        舞蹈、答嘴鼓、魔术、说唱……不久前,厦门海沧青礁村院前社大夫第古厝前,由村民自编自导的晚会吸引了近千名村民“围观”。

     

        由村民自编自导的节目已经屡见不鲜,但是在这场晚会上村民还别出心裁地宣读了“垃圾不落地”“最美庭院”倡议书,激发群众建设美丽家乡的欲望。

     

        说起农村文化建设,谈得最多的是如何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从“送”文化到“自给自足”的文化现象的转变。农村文化要繁荣,就要“突围”,厦门海沧区找到其内在动力,让群众发现文化的价值,进而让他们自觉参与到文化建设中。

     

    身与心在美丽“绽放”

     

        不久前,在海沧举办的海峡两岸乐活节受到了群众的追捧。短短一个月时间,吸引了超过10万人参与。以“快乐工作、阳光生活”为主题的乐活节,有“悦读阅快乐”书香沙龙、骑游等22项活动。活动中,始终有个声音回荡在耳边:“朋友们,让我们身体力行,体验乐活。”这是乐活节发出的倡议,也是乐活节举办的意义。

     

        文化融入生活,走出“点缀”“插花”的角色,进入引领健康、向善、时尚的生活方式,是通过百姓的点滴变化而来的。由海沧区文化馆举办的崇礼学堂亲子国学班上,经常发生这样的一幕幕:小孩子给爸妈洗脚、按摩肩膀。越来越多的家长感受到:孩子听话了、懂事了。

     

    记住深深的“乡愁”

     

        是什么样的文化记忆,在人们逐渐老去的时候,还念念不忘?是乡风乡情,是那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海沧,“乡愁”又回来了。

     

        一条长长的“蜈蚣阁”,连着节节相扣的彩色阁棚,阁上扮成“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小孩子灵秀可爱,阁下扛轿的一色红衣大人齐心协力,步伐踏着鼓声前进。这是海沧出了名的“蜈蚣阁”,每逢重大节日都要出来“凑热闹”。长376米的海沧“蜈蚣阁”,由五个村居村民合力制作而成,是世界最长的“蜈蚣阁”。

     

        海沧蜈蚣阁、保生大帝信俗、送王船、新垵五祖拳,不仅活灵活现地出现在群众眼前,而且海沧人还把它们放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厅,永久地保存下来。更有村民担心民间“宝贝”被忘记,主动把它们送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厅展出。渐美村芦坑社村民谢宝财将一块有百年历史的红龟粿模具亲自送到展厅。

     

        这些记忆深处最美的东西,推动了海沧当地群众的自觉保护。

     

    前途与钱途的“缠绵”

     

        说起文化,老百姓并不陌生,因为它已经融入百姓生活中。但是说起文化能生钱,不少老百姓就要皱眉头,距离感就出来了。

     

        那么文化如何“落地生根”,创造出财富呢?在海沧“玛瑙村”村民的邀请下,记者走进玛瑙村,不难发现,这里的玛瑙已经进入了家庭作坊,几乎家家户户都在加工玛瑙,让一块块石头变得有“文化味”。

     

        早期的玛瑙多是简单加工、产品单一、附加值低,后来当地村民想把玛瑙从普通石头变成有文化味的石头,才打开了玛瑙的市场,打出名气。海沧“玛瑙村”从一个不出产玛瑙的偏僻小地方,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玛瑙生产基地和玛瑙原石交易中心。去年海沧玛瑙产业产值突破5亿元。(本报记者 马跃华 本报通讯员 庄梅芳)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