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12月01日 星期一

    做强航天“智造”的翅膀

    ——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首席工艺专家郭立杰

    本报记者 曹继军 颜维琦 《 光明日报 》( 2014年12月01日   04 版)

        在航空航天工业领域,搅拌摩擦焊技术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但10年前,我国航空航天领域对这项技术还比较陌生。今年10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首席工艺专家、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航天设备制造总厂总工程师郭立杰带领团队研发的“智能化搅拌摩擦焊装备”被科技部评为“国家重点新产品”,实现了我国航天装备“智造”领域又一重大突破。

        在同事眼中,郭立杰就像是“陀螺”,一刻不停,脑子里总是装满问题。出于对专业的“嗅觉”,郭立杰很早就确立了搅拌摩擦焊的研究方向。他坚信,这项绿色环保技术必将把航天制造引领到一个新阶段。十年磨一剑,郭立杰带领技术团队,引进设备消化吸收,从技术应用到设备开发,实现搅拌摩擦焊技术国产化并应用于火箭研制生产,创造了数个“第一”——编写完成国内第一份搅拌摩擦焊企业标准《铝及铝合金搅拌摩擦焊通用技术条件》,完成国内第一条运载贮箱箱底瓜瓣纵缝、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第一个搅拌摩擦焊箱底、国内首个全搅拌摩擦焊贮箱,为适应航天高强密度发射和型号研制高可靠性作出了重要贡献。

        谈及十年耕耘,郭立杰说:“未来的路很长,先进的工艺技术是跟随着新的科学发现不断发展的。”郭立杰所在的航天设备制造总厂,是我国唯一集运载火箭、空间飞行器和战术武器地面系统产品制造、总装测试和发射场服务于一体的国有综合型航天骨干企业,曾经研制了两型“金牌”火箭,承担神舟飞船舱推进舱和天宫一号资源舱总装任务,成功生产了对接机构产品。在郭立杰看来,推动航天制造技术的转化应用,实现军民融合发展,才是企业转型的方向。“努力建设成为国内最具工艺创新能力的航天制造型企业。”作为企业技术领域的总负责人,这是郭立杰立下的信念。

        在他的带领下,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科技创新工作成果丰硕,先后获得“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上海航天工艺与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荣誉称号,课题申报数量年年创新高。2013年,该厂被评为“国家创新型示范企业”。为进一步推进工艺技术发展,航天设备制造总厂与哈工大、西安交大等16家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成立“航天制造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航天装备产业需求为导向,围绕关键装备及工艺开展合作攻关,形成产业核心竞争力,共同突破航天装备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推动航天装备关键技术交流、合作与研发,加快提升航天制造装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

        如今,3D打印技术风靡,郭立杰又很快组建了3D研制团队。在他看来,发展复杂金属构件增材制造技术(即3D打印技术),对缩减航天型号产品研制周期、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大价值。今年3月,国内首台多激光束金属3D打印设备调试工作完成,适用于钛合金、不锈钢、高温合金等三大类10种金属材料,成功打印出预研的探月三期等复杂结构产品。经测试,打印出的产品质量优于国外同类设备。

        郭立杰说:“只有不断努力,不断向前,才能跟上世界航天制造技术发展的步伐。只有工艺技术的‘翅膀’硬了,我们才能实现从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的飞翔。”(本报记者 曹继军 颜维琦)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