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11月29日 星期六

    建设村级互助幸福院

    乌兰察布探索农村养老新模式

    作者:本报记者高平 《光明日报》( 2014年11月29日 01版)

        本报讯(记者高平)“空心村”留守和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如何解决?“集中养老,分户生活,留住乡情”——内蒙古乌兰察布市近两年集中建设村级互助幸福院。民政部、住建部等部门召开现场会推广这种改革探索。会议预测,互助幸福院将成为中国农村一种新的养老业态模式。

        赵贵贵今年79岁,和75岁的老伴育有三儿两女。孩子们都进城打工了,老两口住在土坯房里。但2012年11月的一天,赵贵贵的生活发生了重大变化。他所在的察哈尔右翼前旗平地泉乡花村,在乌兰察布市的统一部署下建起了互助幸福院。60岁以上、丧失劳动能力、生活能自理的贫困留守老人,可自愿、免费入住幸福院。

        赵贵贵搬进了互助幸福院。这是一个硬化、亮化、绿化的大院,每户40平方米,卫生间、储藏室、厨房、有线电视、太阳能热水器、换气扇一应俱全。医务室、文化活动室、警务室、健身广场、爱心超市、理发室就在院子里,赵贵贵的心一下子踏实了。每家门前有100平方米的菜地,有集中的70间鸡舍,有能力的老人可以种菜、种花、养鸡,自主经营。

        “就交点儿电费,其他的都不用自己花钱。”63岁的幸福院院长张德礼说,花村幸福院是旗里19个幸福院之一,2012年投资500多万元,由废弃的学校改建而成,现在已有72户111位常住老人,他们来自附近9个自然村,最大的86岁,最小的63岁。他的任务是组织大家平时互相照应、打扫卫生、扭扭秧歌。

        乌兰察布是内蒙古土地最贫瘠的地级市,贫困人口多,大部分集中在农村,其中82%是60岁以上老龄人口和无劳动能力人口。随着空巢、留守、独居老人的增多,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受到严峻挑战,乌兰察布市委书记王雪丰力主将农村养老列为“1号民生工程”,因地制宜,在条件较好的中心村建设幸福院,“集中居住、就近养老、统一管理、分户生活”。

        乌兰察布2012年可用财力不到50亿元,建设幸福院的钱从哪里来?王雪丰要求用改革创新的办法,用活、用足政策和资金。市、县两级财政兜底,统筹集中使用农村危房改造、生态移民、扶贫开发、农业、水利、广电、民政救济等各种项目资金,集中财力办大事。乌兰察布市民政局社会事务与社会福利科科长高桂林介绍,截至2013年年底,全市共投入20多亿元,已建成互助幸福院431处,供养4万多户、8万多位老人。

        记者采访时,刚料理完丈夫后事的李秀梅大娘很伤心,同村同进幸福院的3个老乡前来安慰她。记者发现,在幸福院里,老人们一聚就是一大群。老人们从“空心村”“老龄村”就近搬迁到幸福院,原有的人际交往和生活环境没有改变,还保持着浓浓的乡土人情。他们在相互交流中排解了孤独和寂寞,幸福指数明显提高。

        乌兰察布市民政局介绍,建设幸福院既方便了子女探亲照料,又解除了外出务工子女的后顾之忧,解放了农村牧区劳动力,为推进工业化、城镇化提供了有力支持。随着老人搬入新大院,撤并的村庄以及废旧的宅基地通过土地整理,进行复垦和生态恢复,整治了村容村貌,实现了生产、生活、生态的多赢。

        记者了解到,到“十二五”末,乌兰察布市将集中建设800个互助幸福院,基本解决16万农村牧区贫困老年人的集中养老问题。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