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11月29日 星期六

    说百姓话 道百姓理

    作者:本报记者 董山峰 耿建扩 《光明日报》( 2014年11月29日 06版)

        70岁的梁树勤已经过了爱激动的年龄。但最近,只要想起一件事,他就从心里往外地高兴。

        事是梁树勤耳闻目睹的:有一位老人,古稀之年,两个儿子均已婚配育子,生活条件不差。老人是退休教师,退休金不少,但特殊困难导致吃饭成了问题。老人于是今天到大儿子家吃一顿,明天到小儿子家吃一顿,时间一长,矛盾就出来了。一天,老人到一个儿子家敲门,连敲多下,无人应答。正在门口逡巡,门内突然传来小孙女的声音:“哎呀!俺爷爷没走,还在门外头。”“死丫头,谁让你喊这么大声!”这是儿媳的声音。老人一阵心酸,明白是晚辈们不愿让他进门。后来,老人在一同事那里看到梁树勤主编的《家庭矛盾论谈》一书,闲来细读,就像得到灵丹妙药。当老人把书中的几段话念给两个儿子全家听后,晚辈们无不感到惭愧。从此,老少三代其乐融融。

        《家庭矛盾论谈》为啥这么顶事?

        梁树勤曾任河北省阜城县医院党组副书记、县卫生局副局长,治病救人的事没少干,科技致富的事干多了。但随着与乡邻的深入交往,他发现,虽然大家生活比过去富裕了,但因各种矛盾而产生的痛苦不仅没减少,反而更多了。由于居住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不少人处理亲情和人际关系的能力退步了,唯利是图、冷漠自私的风气有所抬头。梁树勤感到,自己这个当年的科协主席有所疏忽。“推广科学技术,仅仅能让百姓致富,但并不一定能让百姓幸福。只有让百姓掌握正确的价值观,掌握处理亲情和社会问题的本领,才能减少矛盾,增进幸福。”他渐渐明白。

        在阜城县,梁树勤有着很好的口碑。他在中医中药方面造诣较深,具有较高文学修养和科学素养,知识渊博,有很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很受亲朋邻里的尊重。当他决定为百姓编写一本处理矛盾的书后,亲朋好友无不赞成。大家对他说:“只要你出书,我们就看,就信,就照着办。”

        为编好这本书,梁树勤认真研读中央关于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系列部署,认真领会“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意义。他认为,一本好书就要说百姓话、讲百姓事、合百姓情、道百姓理,把哲学思维和家长里短结合起来,把百姓幸福和社会进步结合起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百姓感受结合起来。

        为写好这本书,梁树勤组织了一支创作团队,以专题形式研究了夫妻矛盾、父子矛盾、家庭矛盾以及亲属之间的矛盾。他们特别提出,家庭矛盾是社会矛盾在家庭中的反映。我国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这两对基本矛盾既困扰我们,也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我们正视矛盾,不怕矛盾,才能解决矛盾,并在解决矛盾中进步。为写好这本书,梁树勤和他的团队大量运用群众语言,推敲出很多朗朗上口、易懂易记的话。比如,茫茫人海之间,只要有交往,就会有摩擦和碰撞,就要学会化解的方式和方法;一个人不管多聪明,多能干,背景条件多好,如果不懂得如何做人,那么他最终的结局肯定是失败。再比如,复杂的事情简单做,简单的事情认真做,重复的事情创新做,创新的事情严谨做……

        梁树勤和他的团队付出的是心血,读者获得的是智慧。读罢《家庭矛盾论谈》,读者纷纷向梁树勤讲述自己收获的正能量。梁树勤也因《家庭矛盾论谈》,斩获了“河北省科普资源奖”。(本报记者 董山峰 耿建扩)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