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11月29日 星期六

    创新驱动 转型升级

    武汉光谷:破除藩篱营造“谷地效应”

    作者:本报记者 夏静 本报通讯员 邓宜 《光明日报》( 2014年11月29日 03版)

        作为我国自主创新示范区和科技体制改革综合试验区,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打破体制机制的束缚,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高新产业为依托,全方位实施对外开放,实现政策、金融和人才全面创新发展,推动“改革先行”,建设“世界光谷”。

        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说,光谷在“光”更在“谷”,“光”是产业形态,“谷”是体制机制和发展环境。东湖高新区将围绕打造体制区、开放区、创业区、产业区,把重点放在体制机制创新上,继续深化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谷地效应”,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实现“改革先行”,政策创新是向导。2012年,光谷推出“黄金十条”新政,实现了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制度改革。研发者可以分享科技成果转化收益,从制度上保护创新创业者,激活400余项高校科技成果入园转化,新注册科技企业6000余家。在“股权激励”政策的推动下,烽火普天、华工安鼎等100余家企业实现了员工股权代持。华工安鼎的8名员工借资245万元认购350万股,通过这次股权变化,企业实现了民营化,核心团队成为企业主人,不仅提高了收入,还激发了工作积极性,留住了人才。

        2013年至今,光谷在财税、科技金融创新、股权激励、创新创业、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等方面相继出台了50多项配套政策。实行“阳光新政”,构建和完善“小政府,大社会”的组织体系,简政放权,实现企业办事不出高新区。“政策特区”和“服务特区”的建设为武汉光谷实现从“科技一条街”到科技新城的转变提供了有力支撑。

        人才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核心。光谷累计投入人才资金近10亿元,深化“人才特区”建设,不断创新人才招引、培养、激励和发展机制,加快人才服务环境建设,确保高层次人才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好。东湖高新区管委会人才办主任曾玉梅介绍,高新区内重点发展的产业,如果能引领产业发展、带来重大经济和社会效益的世界一流团队,都将获得资金支持。

        据了解,目前,有2000多个海内外人才团队、35000多名硕士、6000多名博士在光谷实现他们创新创业的梦想。其中外籍人士占比超过四分之一,70%以上的人才具备海外工作或留学背景。

        “3551光谷人才计划”是光谷人才引进的主要推手,对高新区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入选者中涌现出一批有全国影响力的人才。“3551人才企业”的高速成长,促成东湖高新区主导产业年收入连续5年保持平均25%以上的增速。

        金融创新也推动着高新区创新改革。2010年,光谷启动“资本特区”建设,加大金融创新力度。打造科技金融专业服务平台,拓展多种金融业态,建设以“资本大厦”为载体的金融资源集聚空间平台,为科技型企业成长、科技成果转化、战略型新兴产业培育提供一站式、全方位、多层次的投融服务。

        目前,共有15家银行在光谷设立科技支行,是国内科技支行最密集的区域,建立了银政企协同联动的工作机制,推动了各类金融机构的设立和引进。在加速金融机构集聚时,光谷还充分发挥社会资本对企业发展的带动作用,大力发展股权投资,吸收国际资本,并争取国家基金支持。

        光谷通过设立政府投资引导资金,已引导设立22家子基金,资本规模35.51亿元。同时培育和引进股权投资及管理机构296家,资本总量近252.89亿元,带动其他社会投资近500亿元。华灿光电、康圣达等近300家企业,先后获得IDG、渣打银行、红杉资本等机构的投资超过200亿元。(本报记者 夏静 本报通讯员 邓宜)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