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11月28日 星期五

    归来,心中的鼓浪屿

    ——厦门举全市之力抓好鼓浪屿的整治和提升

    本报记者 马跃华 《 光明日报 》( 2014年11月28日   01 版)
    美丽鼓浪屿。CFP

        “依着海岸或是爬到坡上去的马路,都有着静寂和清雅的南国风味。一些带着白色窗幔的别墅窗眼,则从绿树枝叶的稀疏处,悄悄地窥着缓步而行的游人。车马的喧嚣,市声的繁噪,简直是没有的。大约整日可以听见海风徐徐踱过林间,和早晚泛在街头的学童的欢笑吧。”作家艾芜曾经这样描写20世纪30年代的鼓浪屿。

     

        然而,这样的美好景象似乎在一天天远去。如何让“厦门之心”鼓浪屿回归静与雅?福建省委常委、厦门市委书记王蒙徽给出了答案:“要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下一代负责的态度,举全市之力抓好鼓浪屿的整治和提升。鼓浪屿整治提升要在规划建设上多做减法、少做加法。”

     

    实施“全岛博物馆”计划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历史风貌建筑更是历史的写照。老建筑是鼓浪屿的魂,目前岛上所存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叶建造的各式建筑共1000余座,其中“鼓浪屿近代建筑群”为鼓浪屿上独具特色的建筑群。

     

        “岛上的每一栋老建筑,一砖一瓦都蕴含着历史故事。”采访中,一位从小住在鼓浪屿的老人回想起一些儿时片段,“鹿礁路的日本领事馆,只要游客上岛,导游们都会带去参观。但是如今有几个导游知道,这栋建筑有个地下室,关押过无数爱国志士呢?为什么不把这些事迹挖掘出来?”保护好老建筑,抓紧把岛上一砖一瓦的历史故事收集整理下来,留存鼓浪屿的记忆成为厦门人的共同心愿。

     

        多元的建筑艺术文化资源、多国领事馆以及丰富的名人资源,让鼓浪屿有了建设“博物馆之岛”的先天优势。厦门市对鼓浪屿实施“全岛博物馆”计划,将重点历史建筑、多国领事馆纳入公共开放的无围墙生态博物馆系统,变成活化历史的重要资源。

     

        鼓浪屿管委会副主任叶细致介绍,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单位“鼓浪屿近代建筑群”共有20处,目前已完成美国领事馆旧址、汇丰银行公馆旧址、天主堂、安献楼、厦门海关税务司公馆旧址等13处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单位的文物修缮设计方案,争取在3年内完成修缮工作。

     

        据介绍,接下来,厦门要活化老建筑,建立“鼓浪屿全息影像”,着手梳理鼓浪屿建筑、历史、人文、艺术等各领域的内容,鼓励创作鼓浪屿专题的电影、书籍,以及数字虚拟互动产品等视觉艺术作品。

     

    再现“琴声遍岛”盛况

     

        华灯初上,一处宽阔的别墅庭院中,一位穿着睡衣、满鬓风霜的老人,在钢琴前流畅地演奏了一曲《鼓浪屿之波》。演奏者是房子的主人阮鸣凤,今年80多岁,从未远离鼓浪屿的她自小就生活在这里并练习钢琴,也见证了琴声遍岛的盛况。

     

        鼓浪屿素有“琴岛”美誉,以往走在大街小巷,不时能听到居民家中飘出美妙的琴声。由于本地人口的外迁,鼓浪屿上以家庭音乐会为代表的音乐文化传承一度面临断档的危险。

     

        “鼓浪屿的钢琴不应只在博物馆里,应在每一个居民家里。”为了保护这活态文化,鼓浪屿持续举办以音乐文化为代表的节庆活动,重新推广鼓浪屿上濒临消失的家庭音乐会,让这一文脉传统再度焕发生命力。如今,悠扬的琴声再度飘荡在鼓浪屿的街头巷尾。

     

        从厦门市《鼓浪屿整治提升2014年—2015年工作方案》中,记者看到发展文创产业、优化环境、整合港航资源、让居民生活更便利等内容,其中发展文创产业的措施引人注目。根据方案,鼓浪屿在积极稳妥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前提下,将注重文化、生活和业态的内涵提升,用文化创意处理好遗产、旅游、社区三者的关系,把鼓浪屿打造成世界知名的国际艺术岛。

     

    还鼓浪屿“静”与“净”

     

        鼓浪屿,这座美丽的小岛,让当代女诗人舒婷心甘情愿于此“迷路”几十年。然而,今天我们却在钢琴博物馆边上的一个宿舍区,看到这样一个牌子——“宿舍周边,需要宁静,各位导游先生小姐,不用喇叭高声宣导,谢谢你们,民居勿扰。”

     

        岛上商业气息过浓,给居民日常生活带来的最直接困扰,就是噪音的增加。市井的叫卖声、游客的喧哗声、深夜酒吧中震耳欲聋的音乐声,无不刺激着鼓浪屿人的神经。随着解决噪音扰民、整治违章建筑、治理违规户外广告等问题被提上议事日程,以人为核心的鼓浪屿整治提升蹄疾而步稳。

     

        不久前,厦门聘请了15位鼓浪屿整治提升监督员。监督员由包括舒婷在内的社会贤达、专家学者、行业组织和鼓浪屿居民代表等社会各界人士组成。厦门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叶重耕为监督员颁发聘书时说:“希望你们发挥‘第三只眼睛’的作用,积极为鼓浪屿整治提升工作发挥民主监督、桥梁纽带和参谋咨询的作用。”

     

        今天的鼓浪屿,路面干净了,油渍变淡了,广告清爽了,违建减少了,噪音变小了,静且净的人文气息、和睦相亲的民风在慢慢回归、凝聚。(本报记者 马跃华)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