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11月27日 星期四

    光明时评

    清理流浪狗为何不能文明点

    曹华飞 《 光明日报 》( 2014年11月27日   02 版)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有一只流浪狗经常蹲坐在教室板凳作听课状,深得学生喜爱,一时蹿红网络。近日,该校发起清理校园流浪狗行动,这只被昵称为“学霸狗”的流浪狗被打死后扔在了垃圾桶里,许多学生对此表达了愤怒之情。据悉,类似的清理校园流浪狗行动已经在全国开展数月,此前,青岛大学保安捕杀校园流浪狗的照片曝光后,引起社会关注,该校官方于24日晚对此事件作出说明,称捕杀是“民间人士”所为。

        爱狗人士、动物保护主义者对杀狗行为进行批评的同时,相关报道密集见诸报端,对此讨论也愈加深入。流浪狗,“打得”还是“打不得”的争论,本身就代表了文明的张力。近些年,这个话题引发了如何安置生灵等严肃话题的讨论。笔者以为,个体捕杀流浪动物的行为不涉及强制干预,因此,对于话题讨论结果应该呈开放的态度。至于高校联动清理流浪狗运动,则很容易让人联想起20世纪50年代,举国消灭麻雀、内蒙古草原大规模灭狼的运动。所以,以此背景看待这一话题,对学校集体捕杀流浪狗的讨论理应更慎重一些。

        对于捕杀流浪狗,支持者和反对者所持的理由似乎同等充分。支持捕杀者大抵信奉“以人为本”的伦理起点,并以习俗延续和文化传承为依据。在此基础上,无论是打狗为保人安全的理由,还是“人的事儿都操心不过来还操心狗”的怨言,其实都是对“以人为本”的附会。而反对者的终极伦理依据,则是人道主义伦理在动物界的延伸,而近来发展出的伴侣动物的伦理观,乃至节制人的欲望、保持物种多样性的观点等,又都是对人道主义的附会。

        当然,这些争论也提示我们,在道德和法律之间,应该留有彼此协调的空间。在一个进步的、文明的社会里,任何一项变革都需要空间和时间。保护人也好、爱护动物也罢,其最佳结果,就是双方都呈正向的社会反应。无疑,社会舆论和公益机构的工作,让人道主义往前推进了一大步——人们意识到,消灭一个动物,不论出于什么原因,起码不能变作一场公开的暴力表演,而是应该更文明一些。许多国家对于流浪动物的处理有诸多经验,如建立流浪动物救治站、定期打疫苗防治病患等,不少国家还制定了类似《动物法》等相关法律,这比起简单地捕杀,其做法都更值得借鉴。

        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日趋多元化,类似价值观领域的冲突将会更常见,以和平理性的方式解决此类冲突,是社会秩序良性进化的必经之路。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