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穿越绝壁,伸向十万大山深处。雷雨交加,载着医疗队员和药品器械的面包车在悬崖边缓缓挪动。在这样的路上,鲜红的“解放军第303医院博士医疗队”队旗一次又一次地迎风飘展。6年,行程6.2万公里,义诊军民10万余人,数字背后是医疗队用真情服务边海防军民的轨迹。
军民足不出户看上“专家号”
广西多山,素有十万大山之称。博士医疗队成员皮肤科主任谢方明,对6年前第一次深入山区巡诊感受颇深:一名村民因脚底刺伤处理失当造成溃烂,进而诱发感染,波及整个小腿,不得不面临截肢;一名肺结核并发大咯血的患者,被赤脚医生误诊为消化道大出血,土方土治,致使年轻力壮的壮族汉子几乎成了废人。普通外科副主任李松明同年赴南沙永暑礁执行保障任务,遭遇战士小刘突发肠梗阻,他连夜与医院专家视频连线会诊,终于使小刘转危为安。
“山区村寨和边海防部队医疗条件堪忧”,谢方明和李松明将了解到的情况跟医院党委如实报告。院党委据此作出决定:在做好体系部队卫生保障的同时,博士医疗队要深入边海防部队和村寨进行巡诊;每年拿出医院毛收入的2%,无偿救助山区群众和边海防官兵。从此,山区村寨和边海防部队军民足不出户看上“专家号”。
培养出一支“不走的医疗队”
多年的巡诊使博士医疗队认识到,广西山区山高林密,边海防一线哨所、站点和山区群众居住分散,巡医问诊好似杯水车薪,留医待诊非长远之计,只有给老少边穷地区和边海防部队培养出一支“不走的医疗队”,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他们建立起巡诊一次、帮带一批基层卫生机构、培养一批医疗人才的“三个一”机制。
龙州县金龙乡大霍村是个典型的散居村落,到乡卫生院需要走24.5公里的山路。村里有一个卫生所,但赤脚医生李立顺只会开感冒药和止痛药,遇到其他疾病就往乡卫生院送。博士医疗队跟村里签订帮扶协议,派博士驻点帮带,并安排李立顺到医院学习进修,增强临床经验和医疗技能。经过一段时间的指导帮带,李立顺通过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从此,村民再也不用动辄翻山越岭到乡卫生院看病了。
像这样的乡村卫生所,博士医疗队帮扶了150多个。他们每年分片区举办“乡村医生培训班”“航空军医技能培训班”“边防部队心理辅导培训班”等各类学习培训班10多批次,6年来培养医疗骨干3500余名。
从困扰军民健康难题中寻找科研课题
2008年春,博士医疗队在猫儿山脚下的高寨村巡诊时,发现村里有20多个村民患有肾结石。后经医疗队救治,20多名患者顺利康复。
然而,当年底博士医疗队再次来到高寨村时,那里又出现10多名肾结石患者。医疗队成员余小祥和其他队员对此展开调查,结果发现是石灰岩质硬水导致结石病多发。为彻底根除这种病,他们一方面从运动频率、饮食习惯等方面给予村民详细指导,另一方面商请当地政府为该村挖掘深水井,倡导村民喝弱碱性井水。半年后,村民们饱受结石折磨成为了历史。一个村的病治好了,其他地区呢?余小祥和队友申请了两个关于结石防治的研究课题,跑遍100多个村庄进行调研,在他们的干预下,有120余个村寨消除了结石病高发的现象。
博士医疗队从此事中得到了启发:服务军民不能只满足于简单地送医送药,只有认真地从困扰军民健康难题中寻找科研课题,才能更好地服务他们。近年来,他们结合边海防实际,相继完成“边防部队和贫困山区心理问题的流行学调查”“益髓生血颗粒治疗地中海贫血疗效观察”等50余项医学课题研究,多次斩获全国、全军科技进步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