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公有制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生力军。截至2014年6月底,全国登记注册的私营企业有1377.93万家,个体工商户为4648.73万户,从业人员达2.32亿人,非公有制经济所占GDP比重已超过60%。
近年来,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砥砺奋进,不断激发创业热情,加快企业转型升级,自觉承担社会责任,为实现中国梦作出新贡献。
转型升级 中国创造之路越走越宽
立足创新,敢为天下先,是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显著特征。我国经济已进入从低成本转向高成本、从高速增长转向稳定增长、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的新常态。许多企业家敏锐地觉察到,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出路在转型升级,动力活力也在转型升级。
离子膜是氯碱工业和未来能源工业的关键材料,被业内专家称为含氟高分子材料皇冠上的明珠。30多年来,这一世界尖端技术一直控制在发达国家手中。国家先后将该项目列入“六五”和“七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但科研成果却遥遥无期。一个民营企业想攻下离子膜项目,简直比登天还难。山东东岳集团董事长张建宏和他的科研团队,攻坚不怕难,开始了长达8年的艰苦攻关路。
“我知道创新的风险有多大,但创新对我的诱惑是如此之大,大到有一种不顾一切地冲动!”这是张建宏在日记上写的一段话。凭着这种创新冲动,张建宏带领东岳集团打破了掣肘,实现华丽转身。目前,东岳集团已成为亚洲规模最大的氟硅材料生产基地、中国氟硅行业的龙头企业、中国第一个氟硅材料产业园区。
管理创新 凝聚人心促和谐
当前,广大非公有制经济吸纳了城镇就业人员的80%和每年新增就业人员的90%。尊重和关爱员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已成为广大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理念。
吉林敖东药业集团从偏居长白山深处的一家小企业,发展成为闻名遐迩的大型集团,管理制度创新是其保持健康发展的根本动力。这种管理制度创新的核心,就是董事长李秀林率领的吉林敖东管理团队探索的“以打造利益共同体为目标的员工持股制度”。敖东药业总股本最早设定为8800万元,职工内部股有1760万股。那时,多数职工对股票不了解,为了避免将来职工权益受损,李秀林给不愿买的职工每人预留了2000股。此举为李秀林日后打造企业利益共同体、实现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铺就了基石。
创建于1993年的江苏三胞集团,是一家拥有金融投资、商贸流通、信息服务、健康养老、房地产五大业务板块的大型企业集团。“尊重、执行、理解、信任”是三胞集团董事长袁亚非打造的企业管理文化。在这一理念指引下,三胞集团对员工的关爱,成为企业成功的因素。三胞集团有一个规定,对工作10年以上的老人,愿意去上学提高自己的,公司给钱给时间。
致富思源 敢于承担社会责任
“我已经是60多岁的人了,回报家乡,就是想践行一名共产党人的使命。”河北硅谷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宋福如的一番话,道出新时代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心声。
长期以来,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致富不忘社会,坚持义利兼顾,敢于承担社会责任,赢得社会各界赞誉。富裕起来的宋福如没有忘记父老乡亲,他将更多的金钱和精力花在家乡百姓身上。他以工业反哺农业的方式,将村里的剩余劳动力安排在自己的企业就业,又先后投资5亿多元用于新农村建设和公益事业。
积极参政议政是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履行社会责任的一大亮点。四川国浩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施杰是全国政协委员,多年来,他紧紧围绕民生法治建设,先后递交提案100余件。2010年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上,施杰提交的《关于增加危险驾驶类新罪名的建议》提案受到重视并被采纳,推动“醉驾入刑”,为我国法治建设作出了贡献。
(本报记者 王海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