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国汉堡峰会期间,李克强总理接见了中资企业代表。记者近日采访了这些代表中的一位——德国乐海公司负责人刘红梅女士。乐海公司是一家来自中国宁夏的园艺企业,它并购了两家知名的德国高山杜鹃家族农场。该公司杜鹃种植面积近50公顷,不仅拥有高山杜鹃生产体系中从育种到终端产品的全产业链,而且还实现了让名花——高山杜鹃回归故里的中国梦。中国花木企业并购发达国家的“百年老店”,刘红梅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2010年,刘红梅在高山杜鹃的第二故乡德国注册成立了全资子公司——德国乐海国际农业公司。谈起并购的历程,刘红梅说,让名花回归故里是她的使命。她说,购买高山杜鹃基因库是并购中最有价值的部分。她想通过并购,搜集宝贵的育种资源。
据刘红梅介绍,高山杜鹃原产中国,是中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野生品种占世界总量的57%,是中国年宵花市场、主题花展及生态公园的畅销木本花卉之一。100多年前,西方国家从中国引进高山杜鹃,并与当地品种杂交培育出了近万个高山杜鹃新品种,成就了年产值达数十亿欧元的全球杜鹃花产业。至今,欧美已经发展成为世界高山杜鹃的育种、创新和生产中心,年产量达8000多万株。
在欧美许多国家,素有“没有杜鹃不成公园”之说。欧洲高山杜鹃生产高度规模化,产品高度园艺化。与此相比,源自中国的高山杜鹃在中国本土却日益衰落,对栽培及育种方面的专业研究很少。整个中国的高山杜鹃业务仍然处于直接从自然界获取资源的低级阶段。欧美有100多年的高山杜鹃研发应用历史,而国内的高山杜鹃产业才刚刚起步。
刘红梅说,她并购德国的百年企业,目的是希望“用钱买时间”。这种方式能加快中国在该领域的育种进程。由于高山杜鹃是木本植物,培育一个新品种需要十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但是,过去国内没有专业育种专家,材料也相对匮乏,因此并购可以将高山杜鹃的育种资源,包括育种材料和技术一揽子购买。这大大节省了在国内育种的时间和成本。通过并购,该公司已经成为欧洲最大的高山杜鹃生产企业。借助这个平台,公司还能获得即时的市场信息,更好地把握育种方向,更好地培育出适合市场需求的品种。同时,公司还可以在短时间内达到该领域的国际先进水平,实现“嫁接功效”。
刘红梅的心愿不仅是要让名花回归中国,她希望将德国农场打造成中国园艺实用人才的培训基地,真正实现美丽家乡的梦想。受德国二元制教育的启发,她已将在德国的农场经验移植到宁夏六盘山地区培训现代园艺人才的基地。
为了探索六盘山地区的园艺发展道路,刘红梅用了五年时间邀请德国专家多次到现场考察,找到了一条可以在六盘山地区发展园艺产业的道路。这个规划不仅能够绿化、美化六盘山,开发旅游产业,还能够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农业人才的培养。这种培训方式可以在几年的时间里,让六盘山的年轻人掌握园艺栽培技术,并帮助家乡脱贫致富。
刘红梅的德国乐海公司位于德国北部的奥尔登堡。这座小城是欧洲中部最大的园艺产业集散地城市之一,被誉为“绿色都市”,大批苗圃和园艺设计企业落户在这里。目前,德国出售的高山杜鹃有90%产自奥尔登堡。刘红梅希望充分发挥德国乐海公司的国际平台优势,发展花卉进出口贸易,将六盘山的园艺产品出口到德国,然后将德国的新品种、新技术引进宁夏,为宁夏的园艺产业带来新的品种、技术和理念。一旦高山杜鹃在宁夏形成产业规模,就能为当地农民提供大量增收机会。借助德国的生产技术,大规模引种栽培高山杜鹃在宁夏生根开花,是杜鹃花产业发展的希望。这无疑将是中国花卉园艺行业的一大突破。
(本报柏林11月24日电 本报驻柏林记者 柴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