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高校转型发展,是一个异常热门的话题。
虽然高校发展这几年已经成为大家热议的对象,而且也有一些声音和思考在高校圈内慢慢发酵:走老路不行了。学生出路是问题,老师和学校的出路也会成为问题。关键是:我们的社会发展,也就必然面临问题。
2014年4月,178所高校共同发布《驻马店共识》,提出“引导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点燃了多年来氤氲在高校尤其是地方本科院校校园内的气氛,也当然激发了整个社会对于这个话题的热情。
其实,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已经是不少院校探索多年的大课题,也是很多院校已经在尝试并开始尝到甜头的努力。
很多的地方本科院校,还处于内心挣扎、患得患失的阶段。好不容易来到的升格,还没有享受几天,难道就要主动地放弃?搁谁那儿,都不能接受。更何况,多年的教师队伍、学科专业建设,一路走来,都是冲着本科教学和科研的指标体系进行的。转向应用技术型?怎么转?谁来主导?定型的教师和专业怎么办?新的师资和学科方向从哪里来?
所有这一切,都不是那么简单,而是横在院校面前的一道坎。
怎么迈过这道“坎”?一条有效的办法就是:向优秀的高职院校学习、合作。
高职虽然只是专科,一部分高职院校也不能说是成功。但是,那些优秀的高职院校,在高等教育处于分蘖发展时期,大胆尝试服务产业的办学方向、大力激发校企联合育人的积极性、共同寻找产教融合的利益关联点,的确可以为处于尴尬境地的地方本科院校提供转型发展的样本和参考。
地方本科院校是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交界处的前端。立足教育现实,着眼社会发展,服务产业需要,就是服务社会,就是服务院校发展。所以,本科院校的发展本就应该围绕社会和社会发展的各类需要来调整步伐。而现在这个时期,高校的转型发展,是为社会发展准备适用的、可发展的人力资源,酝酿健康理性的社会氛围和个人追求,是为社会发展奠定基础、铺垫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