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11月22日 星期六

    让“非遗”走出“深闺”

    ——贵州雷山县“非遗”保护工作一瞥

    作者:唐光新 《光明日报》( 2014年11月22日 10版)
    苗族妇女正在刺绣 张希才摄

        贵州省雷山县,苗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84.2%以上。但在现代化的冲击下,许多优秀的苗族传统文化日渐濒危。近年来,该县大力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保护、传承和发展,使得一批非遗走出“深闺”,一些淡出生活的民间艺术重新回到人们身边,重新焕发生命力。

     

    建立保护体系 培养“非遗”传人

     

        年近50的杨光滨是被誉为“银匠之村”的雷山县西江镇控拜村有名的银匠,11岁就开始跟着父辈学银饰加工,到他已是第五代。2007年,他被命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苗族银饰锻造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成为省内外知名的“银技大师”。从2008年开始,县政府每年给予他1万元传承补助,帮助他每年带出15名学徒。

     

        “赚钱不是目标,让苗族银饰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和传播,是我更乐意做的事。”杨光滨说。

     

        为了更好地保护好珍贵的非遗,雷山县建立了非遗申报工作机制。目前,该县已有苗族芦笙舞、铜鼓舞、苗族民歌、苗族织锦技艺、苗医药、苗族鼓藏节等13项国家级非遗,是拥有国家级非遗项目最多的贫困县。同时,他们还拥有16项省级非遗,70余项县级非遗。该县还命名和表彰了一批县级民族民间歌师、技师、艺人等文化传承人。目前,该县已有各级非遗传承人200余位。

     

        2000年以来,县财政平均每年对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投入资金达150万元,主要用于每年一届的苗年节、民族民间文化书籍出版发行、民族民间艺人技师奖励、民族村寨的改造与保护等。

     

    “非遗”走进校园 催发新生力量

     

        雷山县教育局局长刘俊介绍,为让“非遗”后继有人,该县开展“非遗”入校育人活动。从2003年春季开学起,在全县中小学开设民族文化课程,包括民族礼俗、民族歌舞、民族风情、民族器乐等内容,并将开展民族文化课程作为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考核评估内容。2008年11月,《雷山县乡土文化试用教材》出版发行,使全县中小学校有了统一的民族文化教材。

     

        第一次走进雷山县第二中学操场的人总会惊讶地发现,学生的早操竟是苗族舞蹈操。“这套操的动作全部来源于苗族劳动生活,学生们非常喜欢。比如摆裙起舞操,它的主要元素就是苗族的芦笙舞。”编创这套苗族舞蹈操的吴呈金老师说。

     

        目前,雷山县共有89所中小学校、649个班级开设了民族民间文化课,有2.3万余名学生接受民族文化教育。

     

    “非遗”形成产业 引导百姓参与

     

        “我要建一个有自己的品牌和标识的网站,还要到湖南、云南一带去开连锁店,以品牌店为平台,带动更多的人来从事银饰加工。”小有名气的“苗王银庄”老板潘世龙雄心勃勃。现年37岁的潘世龙,是家族第六代银饰加工传承人,2001年毕业于贵州大学。2008年,看到大量游客涌进西江千户苗寨,潘世龙便筹资10万元开了家银饰店,当年不仅收回成本,还赚了10多万元。如今,“苗王银庄”已赢得不少的回头客,银饰生意风生水起,去年赢利60多万元。

     

        如今,雷山县的“非遗”已不只是放在柜子里供人观赏的展品,而是在家庭作坊、生产车间里变成特色产业,得到传承、发展和创新。目前,该县有1800余人从事银饰品生产加工,年产50万件,年产值8000万元;2000余人从事刺绣产品生产,年产量12300余套,年产值400余万元。

     

        从2000年开始,连续举办15次大型“苗年节”活动,使“中国·雷山苗年”成为全国知名文化旅游品牌。节日期间,各乡镇、中小学校都积极组队参加铜鼓舞、芦笙舞、板凳舞、苗族飞歌等表演,有力地促进了雷山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与传播。在政府的支持引导和百姓的积极参与下,雷山“非遗”已走出“深闺”,走向全国。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