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11月22日 星期六

    云集广东44位民间工艺大师

    “粤味”工艺精品亮相北京

    作者:本报记者 吴春燕 《光明日报》( 2014年11月22日 05版)

        11月22日,由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指导,广东省文联、广东省文化厅主办的“世纪传承——广东省民间工艺大师精品展”在北京中华世纪坛开幕。来自岭南的11位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8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和18位省级工艺美术大师、7位省级非遗传承人,共44位工艺大师带来了牙雕、玉雕、木雕、陶瓷、刺绣、砖雕、手拉壶、端砚八大种类的200多件民间工艺精品。

     

    44位工艺大师的呕心沥血之作

     

        广东民间工艺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丰富的文化底蕴。今天,广东的民间工艺持续兴盛壮大,已形成40多个工艺种类。其中广州三雕(牙雕、玉雕、木雕),石湾陶塑、枫溪瓷塑、潮汕抽纱、肇庆端砚、中国四大名绣之一的粤绣(含广绣和潮绣)、中国四大木雕之一的潮州木雕,广东彩瓷(包括广彩和潮彩)均是中国工艺美术的佼佼者,闻名海内外。

     

        这次展览还特别为3位大师的工艺精品量身定做了三场研讨会。展览现场,民间工艺大师康惠芳(刺绣)、何世良(砖雕)、杨志峰(珐琅彩)等还进行现场工艺制作及互动。展览从11月22日开始,在中华世纪坛世纪大厅免费向公众开放,持续至11月30日。

     

        广东省文联党组书记程扬介绍说,此次展览集结了广东最负盛名的民间工艺大师的优秀作品,堪称岭南民间艺术在北京的集中展现。44位工艺大师带来他们的呕心沥血之作,亲自护送到展览现场。这些工艺大师不少人已年逾古稀,但除悉心培育后辈新秀外,仍坚持创作不辍。

     

        77岁高龄的广绣大师陈少芳,创制“陈氏广绣”独特的“丝线色彩构成法”,为广绣发展创新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她耗费10年时间,历尽艰辛曲折创作完成的广绣长卷《岭南锦绣》,堪称传世国宝。早已“封笔”的国画大师关山月为其十年磨一剑的毅力所感动,破例为她题写“岭南锦绣”款名。

     

        石湾陶艺大师刘泽棉为了创作《十八罗汉》,踏遍云冈石窟、龙门石窟、云南筇竹寺、广东南华寺等佛教造像艺术宝库,先后捏制了160多个小泥稿,经反复筛选定稿,塑造出18个姿态各异、富有个性的罗汉形象。

     

        “广东省内从事民间工艺创作生产和销售的人数,不少于300万人。”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李丽娜介绍,“在全国,广东肯定称得上民间工艺大省,从制作到市场都很庞大。”不过,广东在北京办展并不多见。“最近的一次是2011年,此次则是专场展出大师级的精品。”广东省文化厅非遗处处长张梅透露。

     

    创新让“贱骨头”登上大雅之堂

     

        本次展览第一场研讨会的主题是牙雕的民间工艺的传承与创新,主讲人国家工艺美术大师张民辉介绍说,过去,由于牛骨质较脆,处理不好容易霉变,所以长久以来,“贱骨头”无法登上大雅之堂。由于保护大象,不能用象牙雕刻,他便进行了材料创新,发明了防止牛骨霉变的技术,达到用牛骨来代替象牙的目标,作品形式则与象牙十分相似。“这不仅使牙雕工艺在缺少象牙材料的今天得以保存,还让普通民众也能收藏用便宜的牛骨雕刻出来的工艺品”。

     

        “其实创新并不是对传统的截然否定,而是有步骤地引导潮流”,张民辉在题材和造型上大胆地探索。在解决了材料和工艺后,他还意外发现,骨雕作品是一个大量的繁复拼镶过程,它意味着一座巨型骨雕可以化整为零,多名技艺人员同时操作,流水作业。由于分工较细,操作单一,技术上手快,工人容易培训上岗。他认为,这样为骨雕的生产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条件。张民辉设计创作了特大型骨雕作品《福如东海》,作品用重达5吨、共15000多块骨料有机地拼镶起来,并创造性地采用了现代立体浮雕壁画的表现形式。从来登不上大雅之堂的“贱骨头”成功进入美国高端建筑装饰市场。

     

        广东省文联党组书记程扬表示,广东处在改革开放前沿,文艺改革创新有优势。要进一步加强文艺创新,力争每年有若干数量的精品力作问世。与此同时,启动广东“文艺名家大师”工程。在各艺术门类设立一定数量的广东文艺名家创作工作室,相对集中资源推出各艺术门类的名家和领军人物,通过高端名家的引擎作用,带动全省文艺人才队伍的整体发展,造就新人。

     

    “我们不缺材料、工艺,只缺宣传”

     

        潮州手拉朱泥壶与宜兴紫砂壶相比,制作工艺难度更大,但市场价格却相差近十倍。手拉壶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谢华告诉记者,朱泥是紫砂壶所有材料中的贵族,收缩率大,成品率低,到目前为止,潮州一年的手拉壶产量也不到50000把。谢华感叹,用最珍贵材料做成的手拉朱泥壶竟然在价格上远低于一些普通紫砂壶,甚至有人认为潮州手拉壶是“土罐”,只是“实用器”,品位不值一提。谢华表示:“我们不缺材料、工艺,只缺宣传!”据介绍,与宜兴壶主要以拍泥片拼接的制壶工艺不同,潮州手拉紫砂壶是手工拉制成型,从明末流传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根植于潮汕“工夫茶”生活习俗,是潮汕文化的重要符号。

     

        打破传统的家族式传承,敞开大门向外传授技艺,谢华只有一个想法:将潮州手拉朱泥壶的制作技艺发扬光大,赋予它应有的尊重。最近一次拍卖会上,谢华创作的仁寿壶以43.7万元成交,进一步提升了潮州壶在高端艺术品市场的影响力。谢华创作的《弓门提梁壶》《太极百岁壶》《贵妃壶》等一批作品,先后夺得3项国家级特别金奖和20多项国家级金奖,作品分别被中国工艺美术馆、钓鱼台国宾馆、广东民间博物馆收藏,手拉壶成为潮州文化的亮丽名片。

     

    为了精品,宁可砸烂瑕疵品

     

        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杨锐华携带得意之作“出征”北京,为历史悠久的石湾陶艺卖力“吆喝”。杨锐华说,石湾公仔与其他地区的陶瓷就如中国画中工笔画与写意画的区别,而华红釉、冰纹釉等变彩与河南等地的则完全不同。本次来北京办展就是为了让更多人了解这些广东特有的技艺。

     

        石湾公仔一向以历史人物、花鸟蔬果为塑造对象,融合了岭南文化的柔美特质,以小巧玲珑著称。杨锐华却反其道而行之,在大型雕塑上寻找创作的空间。“以前不理解石湾陶塑为何都做小件,自己一做才知道,原来大的作品很难烧制,成功率低。”开始,他屡屡碰壁,在最初的8个月里,经历了近200次失败,才摸索出经验。

     

        在青柯村里,人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在杨锐华工作室门前堆放着几件大型陶艺作品,而他要将其一一砸烂。围观的人甚至主动提出,要帮他把这些有些许瑕疵的作品销售出去,但杨锐华坚决不肯,“创作总要交点‘学费’的,宁可砸烂在门口,也不能让不完美的作品在市场上流通”。

     

        杨锐华的作品除了造型庞大,釉色也瑰丽多变。在灯光的映衬下,“华红釉”色泽艳丽,变化丰富又产生“爆花”纹理;而他研发出的“开片釉”,在灯光下则呈现出温润如玉的质感。

     

        “我一直都在追求富有强烈的冲击力、能够表达人的精神世界的作品,任何形式上的改变,都是为了实现这个追求。”谈及自己的艺术追求,杨锐华说,“我不固守于传统,也不刻意追求现代感,因为艺术归根结底还是要为百姓服务,我只想做出让百姓鼓掌、让行家点头的作品。”(本报广州11月21日电 本报记者 吴春燕)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