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11月21日 星期五

    当代艺影

    生者心智中肉身死亡的不可能性

    (装置艺术)

    作者:萧歌 《光明日报》( 2014年11月21日 15版)
    生者心智中肉身死亡的不可能性 [英]达明·赫斯特

        一条18英尺长的虎鲨标本,悬浮在充满甲醛溶液的玻璃箱里。被染成蓝色的液体净透如海,虎鲨的尸身张着嘴,露出利齿,一副骇人的神态,仿佛仍在方生方死之间,余威尚存。这庞大的装置并非某个海洋馆的标本陈列,而是英国艺术家达明·赫斯特的经典之作。它有一个饱含哲人之思的名字:生者心智中肉身死亡的不可能性。

        达明·赫斯特想表达什么?虎鲨的尸身就明确无疑地摆在眼前,引来人与死亡相对峙。他又如何在这种对峙里呈现不可能之思?

        首先必须承认,若无标题提示,只凭作品本身的张力,观众是难以看到虎鲨之“死”的。出于对生物的陌生感和猎奇心,我们大概只会指着巨大的虎鲨标本说“看,这是一只虎鲨”“它多生动”之类的话,就像通常在动物博物馆里一样。指认的乐趣几乎一定会压倒对虎鲨之“死态”的关注;于是,大概是为了避免观众看图说话式的理解,艺术家给了作品一个“生死云云的”的名字,给出一个大致的话语方向,由此把人们带离物象层面,进入到对物象之情态的思考。生死主题之严肃,足以供人联想、思辨、托物起兴,在概念层次上完善对死亡的思考,这亦是作品的教益之一。但同时,一个悖论式的知觉也会来临,我们思考死亡,但我们并不知道真正的死亡是什么。比如眼前这只虎鲨,它具体的、切身的死亡,谁能探究、谁可感知?对每一位生者而言,“死亡”更像是某种素材,人们尽可目睹他者之死获得净化与宣泄,亦可通过幻想自身之死获得更深刻的现实体验,但死亡究竟是什么,其实并无一人能知。

        长久以来,人们总被某种认知的激情所统治,赫斯特的虎鲨却似乎在提示着,世间多多少少有这样一类事物,你尽可能地观看它、思索它,然而永远无法洞穿它。这也许源于我们视野上的盲区,也许是源于认知的不可穷尽,也许是源于他者在根本意义上的不可抵达。

        就像死亡。关于死亡之思的徒劳,早在2000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在致美诺西斯的信里就有过阐述:我们活着时,死亡是与我们无关的,因为“死亡”此时并不存在;当我们已经死去,死亡仍与我们无关,因为“我们”此时已不存在。伊壁鸠鲁划定了一种完全两相隔绝的状态:生与死全然是两回事,无法沟通,永相阻隔。在划定生死之界这个意义上,达明·赫斯特绝对是伊壁鸠鲁主义者。但在对待死亡的立场上,二人却又是如此不同:伊壁鸠鲁的处置何其轻盈,按他的逻辑,既然生者与死亡并不同在,人就实在不必为界限之外不可知的事物过于劳心,因而“死亡实乃一桩无足轻重的小事”;赫斯特则不然,我们只需对艺术家的作品谱系稍作了解,就会发现,这是一位甚至把死亡看作头等大事,醉心于探讨“死亡之于生命体究竟意味着什么”的艺术家。例数他常用的意象,骷髅头骨、福尔马林浸泡的种种生物、蝶翼、药片……无一能扯脱生死。

        对他来说,死亡,兹事体大,大到他虽懂得无法穿越生死之鸿沟,仍会对着彼岸喋喋不休。生死间那永无沟通的可能,带来了不知、两相孤独,以及不可断绝的揣测。大概正因死亡成谜,答案不可知,这揣度渐而层层累积、渐而细密入微,更加盘旋不去。作为生者,大概总不免生出僭越的念想:踏过冥河去看看彼岸之土,看看死的世界,看自己也看那些曾在的他者,他们还是否存在?他们将以何种姿态存在于与我们永恒的离别之后……然而人们真的会为了体认不可知的死亡而付诸行动吗?绝不。这个“不”字何其坚定,又何其复杂,在这个否定里,甚至包含着一个人生存下来的全部秘密。或许出于本能、或许出于教化、或许出于怯懦、或许出于某些说不清道不明却又根深蒂固的东西。在盛大而稳固的“生”面前,我们看到认知的无力了吗?然而它是生的重负,是挥之不去的渴望。于是,同被无力感纠缠的赫斯特,只能愤然用一个彪悍的、断言式的作品去试图切断这种渴望:死,只能被遭遇,不能被理解。死,是永远。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