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11月20日 星期四

    视 点

    “拉斯科模式”的启示

    作者:本报记者 刘军 《光明日报》( 2014年11月20日 08版)

        日前,为期4个月的“拉斯科史前洞穴岩画巡回展”在布鲁塞尔皇家艺术与历史博物馆开幕。此前,该展曾在法国波尔多,美国休斯敦、芝加哥和加拿大蒙特利尔巡展,好评如潮。据悉,在布鲁塞尔的展览结束后,展品将运往日本东京巡展。

        进入展览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以大幅图片形式介绍拉斯科洞穴发现的过程,介绍了洞穴岩画的历史、文化和艺术内涵。展览的第二部分是一段按照实际比例复制的拉斯科洞穴,现代化的声光效果使人身临其境,仿佛走进史前时代:野牛、马、鹿、熊等各种绘制在岩壁上的动物有的在安静地觅食、有的在玩耍、有的受到惊吓在狂奔……展览还展出了一些史前考古的实物,并通过3D电影和互动式触屏,让参观者近距离了解史前时代人们的生活。

        1940年9月的一天,法国西南部多尔多涅省蒙提尼阿克村的4名儿童在村外玩耍时偶然发现了拉斯科洞穴,这一发现被称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洞穴内有2000多座栩栩如生的岩雕和岩画,还有一幅人体肖像。据考古学家鉴定,这些洞穴岩画的历史在1.7万至1.8万年前,颜料完全是利用自然界的原料磨制并手工绘制而成的。正因如此,拉斯科洞穴获得了“史前西斯廷”的美誉。1979年,拉斯科洞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1948年,拉斯科洞穴向公众开放。然而,随着欧洲旅游业的兴起,位于地下十多米深,250米长的拉斯科洞穴的接待能力很快达到饱和,有时一天要接待1000多名游客。旅游业成为当地的支柱型产业,带来滚滚财源。然而几年后,因洞穴内空气温度和湿度的巨大变化,岩画上开始出现真菌,有些岩画的线条模糊,甚至有完全消失的危险。1963年,时任法国文化部长安德烈·马尔罗下令保护性地关闭拉斯科洞穴,并在洞穴内安置了监视仪器,只允许少量科研人员定期入内考察。拉斯科史前洞穴因受到人们的“过度喜爱”而被迫关闭。

        为了让如此瑰丽的史前人类文化遗产“重建天日”,在法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从20世纪70年代起,多尔多涅地区的“拉斯科委员会”按照拉斯科洞穴的原貌,完整地复制成功“拉斯科2号”,并于1983年接待游客。直到今天,游人参观的还是“拉斯科2号”。由于担心游人过多和接待能力不足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多尔多涅政府在2003年推出了“拉斯科3号”计划——将精选出的部分拉斯科岩画进行人工手绘仿制,以巡回展出的方式“走向观众,走向世界”。该创意不仅在实施过程中得到法国和北美观众的热烈反响,而且获得了“2013年世界巡回展大奖”。据悉,预计于2016年竣工的“拉斯科4号”计划正在实施之中。根据该计划,“拉斯科4号”将包括一个“国家史前文化与历史中心”,复制一座“达到厘米精确度”完整的拉斯科岩洞,并修建与历史和考古知识相关的展厅等。

        拉斯科国际巡展的组织者勒图先生告诉记者,文物保护是各国都必须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但必须在文物保护和展现世界文化精髓之间找到契合点。拉斯科洞穴关闭至今已50多年,但因为有“拉斯科2号”、“拉斯科3号”以及即将推出的“拉斯科4号”计划,拉斯科洞穴岩画这一璀璨的世界文化遗产并没有被湮没,没有遗忘在人们的记忆里。他说,如今的拉斯科反而赢得了更多的世界声誉,这才是“拉斯科模式”的意义所在。

        (本报驻布鲁塞尔记者 刘军)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