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11月20日 星期四

    新常态 新格局 新活力

    ——从文化产业年度人物推选看文化产业发展

    作者:本报记者 李慧 《光明日报》( 2014年11月20日 14版)

        由光明日报主办的2014“中国文化产业年度人物”推选活动近期正式启动。文化产业年度人物是产业的优秀代表,他们的经历浓缩着中国文化产业的探索,他们的努力折射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动态。

     

        从文化产业年度人物的探索和思考中,我们清晰地描摹出今年文化产业融合发展、跨界并购的新趋势,从这些企业的发展历程中,我们感受着今年文化产业的新气象、新格局、新活力。

     

    1.创意人物集聚:融合发展成为产业新常态

     

        在此次各地相关部门和专家评委推选的企业家中,集聚多位从事设计和创意产业的领军人才。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深入发展,“创意”在文化产品和文化产业中的作用进一步被发掘出来。

     

        今年以来,我国支持文化产业政策频出,力度空前。近日,财政部下拨2014年度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50亿元,比2013年增加4.2%,共支持项目800个。截至目前,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已累计安排192亿元,支持项目3300多个,有力地促进了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

     

        今年1月2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依靠创新,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等新型、高端服务业发展,促进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是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内容,有利于改善产品和服务品质、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也可以催生新业态、带动就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会议确定了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五项政策措施。

     

        此后,支持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文件密集出台:3月14日,国务院发布《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3月17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的意见》;3月25日,文化部、中国人民银行和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深入推进文化金融合作的意见》。纵观这些文件,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已经成为2014年产业发展的一个关键词。

     

        这些文件背后,创意设计及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突飞猛进,文化产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在融合发展的新态势面前,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边界已日益模糊,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体育产业、电信产业、制造业和农业等形成融合化发展新格局。

     

        我们注意到,此次推选的文化产业年度人物不乏互联网领域的企业家。可以看出,这一年是互联网对传统文化产业影响极为突出的一年,某种程度上说,互联网正在对传统文化产业进行再造,传统与新兴领域的融合也正在发生。

     

        随着“融合”成为产业常态,文化产业中的企业也多为综合型文化企业,主营业务演变为旅游文化业务、演出及影视剧制作、互联网业务、文化交流或展览承办、动漫制作及其他文化相关业务的多元组合。文化产业与旅游、体育、信息、建筑等产业的融合化发展也将成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经济转型升级的主要路径。

     

    2.投资人才涌现:并购重组 构筑产业新格局

     

        随着文化体制改革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国有文化企业积极进行并购重组,国有文化资产规模不断扩大,有力地提升了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

     

        今年以来,文化企业并购重组越来越频繁,规模越来越大,涉及范围也越来越广。以资本为纽带,文化产业并购重组风云突变,以整合资源、突出主业、做大做强为重点,国有文化企业实力和控制力不断增强,文化产业迎来了资本市场的春天。

     

        近年来,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等互联网企业纷纷对文化企业开展大规模并购重组,越来越多的传统企业向文化领域转型发展,股市文化传媒板块的业绩持续抢眼,使文化企业成为资本市场的关注热点,高达几十亿的并购重组项目不断出现。

     

        5月9日,市场期待已久的“新国九条”登台亮相,其中明确提出,鼓励市场化并购重组,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在企业并购重组过程中的主渠道作用。文化产业因高投入、高回报的特点吸引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加入并购热潮。

     

        从阿里巴巴62亿港元入主文化中国到马云携手史玉柱参股华数传媒,从高金食品60亿元并购印纪传媒到华录百纳25亿元收购蓝色火焰……在多重因素驱动下,去年几近疯狂的文化产业并购在今年依然高潮迭起。

     

        统计显示,上半年国内文化传媒产业共发生125起并购重组与战略性入股事件,总交易金额达1000亿元。而下半年,百事通与东方明珠合并,千亿市值传媒航母诞生,阿里巴巴上市后将第一笔资金投入旅游业,文化企业并购热度不减。

     

        与此同时,文化企业并购向海外深入推进,我国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进一步扩大。今年6月,凤凰出版集团整体并购美国PIL公司,该公司主营电子有声读物和儿童益智产品,在细分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

     

        随着并购重组步伐加快,文化企业上市方兴未艾。目前上市文化企业已达到45家,其中国有或国有控股文化企业31家,在证监会预披露的630多家拟上市企业中,文化企业有20多家,文化板块已成为A股市场的一股新兴力量。

     

    3.“草根”表现抢眼:民营企业激发产业新活力

     

        一个企业投资创建博物馆,积极致力于文化遗产的收集和保护,吕建中带领西安大唐西市文化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坚持“以商养文、以文促商”,建设文化产业园和丝绸之路一条街,把特色文化资源嫁接放大;

     

        一部《宋城千古情》带动了一家企业从“草根”走向资本市场,黄巧灵和他的团队并不满足,又将“主题公园+驻场演出”的模式异地复制,海南三亚千古情演出和千古情主题公园成为复制的第一单;

     

        一个中国公司成为泛非地区最具潜力的数字电视运营商,庞新星创办的北京四达时代公司开拓非洲市场,目前在非洲14个国家的用户已超过120万;

     

        这些“中国文化产业年度人物”推选活动曾关注的企业家,有一个共同的身份——民营企业家,他们在行业内“精耕细作”多年,他们成功的背后,有着诸多艰辛和付出。

     

        在此次文化产业年度人物推选中,既有国有文化企业的“掌门人”,更有民营文化企业的“佼佼者”,有运作操盘上亿元项目的“大手笔”,也有不少小微文化企业领军人物,民营企业表现抢眼成为今年文化产业年度人物推选的新特点。光明日报聚焦这些文化产业标志性人物,给默默奋斗的改革者和创业者以激励,给文化产业发展带来一股“正能量”。

     

        据测算,目前我国小微文化企业的数量已占到文化企业总数的80%以上,从业人员约占文化产业从业人员总数的77%,实现增加值约占文化产业增加值的60%。小微文化企业是推动我国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重要力量,其创新能力也是激活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活力的有利因素。

     

        今年8月19日,文化部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共同印发了《关于大力支持小微文化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从五个方面提出支持小微文化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营造有利于提高小微文化企业创新能力、扩大发展规模、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环境。这一政策出台再次为小微文化企业发展营造了新的空间。

     

        专家表示,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一批“顶天立地”的骨干文化企业,更需要“铺天盖地”的一大批小微文化企业。此次推选也再次表明,要更加关注和支持小微文化企业这些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草根族”,从保护知识产权、完善文化资产评估体系和投融资渠道、创意人才培养等方面着手,优化市场环境,进一步激发其发展的内生动力,为文化产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本报记者 李慧)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