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11月19日 星期三

    光明论坛

    文艺的宗旨与文艺工作者的使命

    张晶 《 光明日报 》( 2014年11月19日   02 版)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对于文艺创作和文艺评论活动都有高屋建瓴的指导意义,体现着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文艺工作总的指导思想,对于近年来反映在文艺创作和传播领域中的种种积弊有廓清之功,其中所指出的“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的论断,有非常重要的美学理论价值和导向作用。

        文艺的宗旨是什么?文艺工作者的使命又是什么?这是每一个文艺工作者必须有的意识。“文艺为什么人”的问题,这是当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提出的根本问题。时隔70多年,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提出这个问题,是根据新的历史条件,针对文艺界现状,对文艺工作者提出的基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把“文艺为人民”提到决定我国文艺事业前途命运的关键高度,明确揭示了文艺工作者所担负着的光荣使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人民”是一个历史范畴。与延安文艺座谈会所处的时代相比,当下的人民在艺术修养、审美需求和鉴赏水平方面都有了深刻的变化和提高。时下文艺领域存在着种种弊端,阻碍了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发展和繁荣,其原因,一是某些人把文艺作为谋取经济利益的手段;二是对于当下人民审美水平的低估和误判。这是造成近年来“三俗”现象在文艺界屡禁不止,甚至泛滥一时的主要因素。这里,一方面是艺术家在进行创作时的出发点问题;另一方面,一些艺术工作者对于人民有着怎样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缺乏了解。

        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文学家在进行创作时,一定会有自己心目中特定的读者群,即所谓“隐性读者”。当下,人民群众的学历层次、文化修养、艺术熏陶和审美能力,远非以往时代所可比。正确估计和理解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欣赏家和评判者的素养和能力,这对文学家和艺术家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文学和艺术创作,是以审美价值的创造为其旨归的,文学艺术作品最为集中地呈现出真正的美感。真正的美在于人生,在于人民生活之中。文学艺术生命在于不断创新,在于不断绽放清新的气息,在于不断挥发出生活的温度。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蕴含了当代文学艺术创作的根本美学原则,从文艺欣赏和文艺批评的角度,确立了人民的主体地位。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