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11月18日 星期二

    推进生态文明 建设美丽中国

    山水林田湖生态修复,河北在行动

    本报记者 耿建扩 本报通讯员 崔霞 《 光明日报 》( 2014年11月18日   03 版)

        “用手机登录灌溉管理系统,轻轻一点,自家地里26条支管上的浇水喷头就打开了,坐在家里就能把地浇了。”日前,河北省吴桥县桑园镇大第八屯村民李刚用手机打开网页,向记者介绍他使用的最新浇灌技术,“省水省人工费还能增产,过去俺可从来没敢想过。”

        大力推行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是河北省综合治理地下水超采的重要方式,也是该省今年8月出台的《关于加快山水林田湖生态修复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重要内容。河北省是我国海洋、平原、盆地、山区、丘陵、草原、湖泊等各种地貌齐全的唯一省份,得天独厚的条件使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和谐相依。但蓝天白云、碧水清流、青山如黛的美景却受到环境的影响,整体修复生态已经刻不容缓。

        “《意见》的出台意味着河北生态环境渐入全面恢复期。”河北省环保厅副厅长吕竹青告诉记者,根据《意见》要求,河北省今年要着力抓好京津保生态过渡带建设、河流水网建设、张承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建设、张家口坝上地区退化林分改造等4项重点工作。同时,开展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试点工程、绿色河北攻坚工程、南水北调中线配套工程、引黄入冀补淀工程、尾矿库综合治理工程等15项重点生态修复工程。

        《意见》深得人心,各地行动坚决。

        初冬时分,三河市东部矿区,昔日繁忙的一座座采石场悄无声息,取而代之的是一场全方位修复矿山生态的“战役”。登上层林尽染的石家庄西山,走进香河县安平镇贾庄2000亩的竹柳基地,处处都能感受到造林进程加快、生态环境改善的喜人景象。

        “按照《意见》要求,河北省自2014年起每年要完成造林绿化420万亩,森林覆盖率增长1个百分点。截至目前,今年共完成造林绿化382万亩,占全年任务的91%。”河北省林业厅造林处处长张书桐介绍。

        家住安新县大王镇南河村的吴江船看着村边白洋淀的水越来越清,喜上眉梢。《意见》为素有“华北之肾”美称的白洋淀划出生态红线,提出到2017年,确保入淀的水源达标,淀区村庄边界不能再外延侵占湖面,确定淀外县城及镇、村开发边界,淀内四面环水村居民外迁。“三年后你们再来,白洋淀春日水清鸟鸣、夏天苇绿荷香、秋冬芦花飞雪,那才是真正的人间胜景呢!”吴江船说。

        根据确定的目标,到2017年,河北全省森林覆盖率将达到32%,总蓄积量达到1.55亿立方米。地下水超采得到有效遏制,标准节水灌溉农田面积达到70%以上,压减地下水超采39亿立方米。北戴河及相邻地区近岸海域污染得到有效整治。河流污染明显减轻,海滦河流域干流水质基本消除劣Ⅴ类断面。山区环境治理初见成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万平方公里,敏感地带矿山环境得到整治,张承地区基本建成国家水源涵养生态功能示范区。农业清洁生产得到初步推广,建设50个农业清洁生产示范区,生态农田面积达到80%以上。水资源生态调度常态化,白洋淀累计实施生态补水3亿立方米以上,衡水湖累计实施生态补水1.5亿立方米以上。

        整体修复生态中,河北砥砺前行,步伐坚定。山清水秀的河北,大有希望。(本报记者 耿建扩 本报通讯员 崔霞)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