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11月18日 星期二

    改变乡村教育的“离农”状态

    陈方 《 光明日报 》( 2014年11月18日   05 版)

        农村“两后生”正成为失管的一代。据媒体报道,近日,吉林省政协委员姜艳芳撰文,直陈当下农村“两后生”所面临的困境。“两后生”指的是初中、高中毕业后未继续升学的学生,这个群体年龄在15岁至20岁之间。从姜艳芳调研的情况来看,农村“两后生”家庭条件都很一般,很多孩子家庭经济困难且家庭管教不力。他们往往知识贫乏,技能欠缺,辨别是非能力弱,法律意识淡薄。由于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加之家庭条件差,这些孩子很容易成为失业、失管的闲散人员而误入歧途。

        农村“两后生”成为失管的群体,固然和农村家庭对子女教育重视不够有关。但是,好的家庭教育首先得保证家长与孩子能有充足的相处时间,而当下,许多农村地区的壮劳力常年在外打工,由老人来照顾孩子,农村“两后生”就是在这种留守状态中成长起来的。放到更广阔的视野看,农村“两后生”其实也是农村凋敝的一个缩影。由于城乡二元结构,农村的发展诉求经常被边缘化。以教育为例,农村家庭不仅承担着基础教育投入不足这一普遍压力,而且由于家庭收入水平有限,也不可能像城市家庭那样进行额外的教育投入。“学得好继续学,学不好就辍学”在农村几乎是一种共识,很少有人因为孩子辍学而大惊小怪。

        除了基础教育投入不足、家庭教育重视不够这些因素外,从整个社会层面考量,我们对农村教育还缺乏一种因地制宜的思维。不可能所有的农村孩子都能考上大学离开农村,也不是所有的孩子都会选择进城务工,总有一些农村孩子会留在这片土地上。但长期以来,农村教育其实一直处于“离农”教育的状态,农村孩子的教育很少紧贴地气,很少和乡村、土地真正联系在一起。

        具体来说,农村教育在施教过程中,普遍只重视文化知识的讲授,专业技术性教育严重匮乏。如果说小学只适合文化知识传授的话,那么到了初、高中,一些专业技能方面的培养就应该融入教育当中。学生一旦辍学,技能缺乏的短板就会马上体现出来,而提前预计到这一点,正是教育存在的意义。

        农村“两后生”面临的困境,再次敲响了乡村教育“离农”的警钟。当务之急,我们必须改变单一的办学模式,充分利用专业化、职业化教育来提升农村青年的职业技能,使其具备一技之长,以便在必要时能完成社会角色的转变。并不夸张地说,农村的未来就在这些年轻人的手中,只有这些“两后生”多一些安身立命的本领,农村才有美好的未来。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