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11月17日 星期一

    在韩国感受徐福“热”

    本报记者 刘莘 《 光明日报 》( 2014年11月17日   08 版)
    图为“2014年徐福过此中韩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专家学者进行现场讨论。刘莘摄

        11月10日,“2014年徐福过此中韩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韩国庆尚南道南海郡隆重召开。会议期间,正在中国参加APEC会议的韩国总统朴槿惠特意为研讨会送了祝贺花篮,这不仅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韩方的重视,也给与会的百余位中韩人士留下深刻印象。

     

        研讨会上,中韩人士及专家们一起回顾了不久前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韩时对徐福东渡的肯定,认为这对进一步弘扬徐福文化,扩大对外交流,都极具现实意义。中国徐福会会长张云方说:“在这样的背景下召开这次国际学术会议,对徐福文化研究具有开创性的指导意义。”

     

    锦山摩崖石刻——徐福东渡韩国的活化石

     

        短短4天时间,中韩与会者在历史回望中,探寻徐福东渡的路线和重要意义;通过实地考察,踏访徐福给后人留下的难以解读的摩崖石刻等鲜活史料……

     

        徐福是妇孺皆知的传奇人物,2200年前,他受秦始皇之命,率“数千名童男童女”东渡寻找长生不老之草药,第二次出海后便杳无音信,为后世留下了无数的谜团。

     

        至今,韩国济州岛和南海郡都有许多关于徐福的传说。实地考察遗迹,让人兴奋不已。12日,记者随团登上锦山。年龄最大的一位老专家已经七十开外,拄着拐杖,依然兴致勃勃,格外让人感动。在半山腰的大岩石上,“徐巿起礼日出”字体奇诡,年代久远。据清代金石学家何秋涛解读,为秦时遗迹,书体为李斯小篆之前的籀文。面对两千多年前的石刻,徐福率众攀山越岭寻觅不老草的一幅幅画面在脑际萦绕。

     

        著名徐福研究专家张良群认为,从目前已发现的7处徐福石刻来看,锦山应是中日韩现存最早的,也是目前唯一佐证徐福史话的活化石,其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无可估量。

     

        同行的一位韩国专家介绍说,南海郡的碧莲浦、豆毛浦等56处海岸还有许多无以解读的摩崖石刻,很可能是徐福一行当年行船的标记和祭坛。

     

        由此看来,韩国关于徐福的传说并非无源之水。它说明徐福船队曾到朝鲜半岛南部,并停留过,为当地的开发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传说得以流传两千多年,反映了韩国人民渴望保持中韩世代友好的强烈愿望。

     

    交流友好合作——徐福东渡惠及当今

     

        一个生活在两千多年前的历史人物,今天仍然为中韩日等国家的人民敬仰、传颂,是因为徐福当年梦寐以求的长寿、交流、友好和合作,今天仍然是人类最美好的向往和追求。

     

        正因为如此,中韩徐福会的同仁们从没停止过对徐福东渡的研究与探索。中国徐福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张良群的《徐福·扶苏——南海锦山徐福文化资源浅说》,韩国庆南发展研究所金兑泳的《利用徐福资源的韩中观光合作方案》,济州国际大学金昌植教授的《南海地区·徐福文化·观光事业搞活方案》等等,一批观点新颖、考据充分的高质量论文,让与会者领略到徐福文化的丰富内涵。

     

        目前,徐福研究又增添了新的内容:南海郡计划通过此次徐福东渡研讨会,将徐福离开家乡江苏连云港,经过南海郡、巨济市及西归浦市到达日本的路线,开发成为一条旅游观光路线,同时将南海郡发展为国际观光城市。目前,南海郡正在筹划建设韩国第二个徐福公园。

     

        在中韩人民的心中,徐福早已成了友好交往的化身。的确,中韩两国人民现在正迎来一个友好相处、和平发展、互利共赢的新时代。中国是韩国的最大贸易伙伴、最大出口国、最大进口来源国和最大旅游目的地;韩国是中国的第二大进口国、第三大贸易伙伴。中韩互派的留学生都超过6万人。每个月有850个航班、每天有2000人左右来往于中韩之间。刚刚闭幕的APEC会议上,中韩自贸区谈判获得巨大成功的消息令人振奋。83岁的南海徐福会会长朴昌钟真心希望中国朋友到南海郡建一座中国城。我们都期待着中韩友好合作的美好明天!(本报记者 刘莘)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