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北方,某海域。一支组建不久的年轻海军部队,与工业部门携手奋战,在大海深处完成了令人惊叹的创举——某型导弹成功发射。
作为承载着为人民海军新型武器试锋砺刃神圣使命的海上靶场部队,那一刻成为某试验区官兵永远难忘的记忆,当某型导弹立项启动,靶场官兵又一次吹响试锋号角,拉开十几载砺剑报国的大幕。
为事业敞开胸怀
新型导弹研制试验,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多家参研参试单位。从导弹进场试验那天起,靶场官兵就始终秉承一种理念:是国家把我们召唤在一起,是事业把我们集合在一起,无论面对什么样的险滩恶浪,大家都同舟共济,携手作战。
靶场某研究所工程师余义德在一次导弹试验中发现,由于某高速记录系统安装位置问题,弹体发射的瞬间无法捕捉。他敏感地意识到:这一瞬间,可能捕捉到导弹发射关键参数轨迹,这将破解一项极为重大的试验难题。经过1年多的深入研究论证,余义德最终将该记录系统位置进行了调整。当导弹再次试验发射时,研制部门的一名专家激动得热泪盈眶。因为通过记录系统实时传输过来的画面,从事导弹研制几十年的他第一次看到发射瞬间某关键参数轨迹,掌握了第一手资料。
为事业敞开胸怀,用打赢凝聚力量。一代代靶场官兵与多家参研参试单位人员为新型武器试验探索积累了大量宝贵经验和资料。靶场某研究所受命组织骨干力量,对十几年潜心积累的经验资料进行系统总结梳理,编写出600多万字的翔实资料,全部无条件提供给部队。
填补空白40多项
那年初秋,随着海上一声巨响,某型导弹昂首直刺万里云天。当导弹准确击中预定靶区,现场顿时沸腾,参试人员无不欢呼雀跃。
但在成功的背后,靶场官兵经历了无数次挫折与失败。靶场测控系统被称作导弹试验“神经中枢”,在当时的技术条件无法满足试验需求。时任该试验区总工程师的娄汉泉带领科研团队日夜奋战攻关,终于,这一系统提前装备靶场,应用到试验任务中,成为我国第一代多功能集成的统一测控装备,荣获全军科技进步一等奖;为满足某型导弹试验需求,刚满26岁的年轻工程师曾科军在一年多的时间里,20多次深入科研院所学习求教,查阅上百万字的专业资料,为修正导弹试验数据攻克一项关键技术课题,填补了我军事装备试验领域重大科技空白。
科技干部黄成还记得:第一次和战友出海试验时,由于不熟悉某试验发射平台的设备,谁也不敢上前碰一下。黄成和战友们对照设备原理图,在平台舱室内奋战7天,把几百个功能各异的管路、阀门等设备都牢记于心,个个练就不拿原理图就能操作的过硬本领。
某试验任务展开以来,靶场官兵累计攻克上百项重大试验技术难题,其中40多项填补国家武器试验领域的空白,培养造就了卫爱平、李忠武、方建勋等大批忠诚使命、技术过硬、勇于担当的科研砺剑人才。
舍小家为大家
2011年,某型导弹试验进入紧张的倒计时。然而就在导弹打响的前两天,某光测设备战位长慈长涛的母亲因病去世,他强忍着巨大的悲痛,擦干眼泪投入到试验中,直到任务结束后,他才请假匆匆赶回家乡。
“80后”女工程师戚晓晶,是靶场高速摄像传输专业唯一的女性。在累计出海执行任务近百次的艰险环境中,她总是乐观面对。一年冬天,戚晓晶随船出海执行试验任务,天线传输设备突然出现异常,由于天线在桅杆的顶端,距离船甲板处有十几米高,戚晓晶套上安全索,勇敢地向桅杆顶端爬去。当设备故障排除后,戚晓晶在零下20多摄氏度的冰海中,已经整整坚守了3个多小时。
据靶场所属某总站粗略统计,近3年左右时间,有40多名官兵因试验推迟婚期,230多人在孩子出生、亲人罹患重病或去世、家庭遭受意外变故的时刻,依然坚守在高山海岛、试验一线。试验区政委陈孝强说:“靶场官兵舍小家为大家,就是为了导弹能够早日腾飞。”(本报记者 刘小兵 本报通讯员 于贵民 于文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