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晚,在第十六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陕西文化周开幕式上,大型陕北秧歌剧《米脂婆姨绥德汉》再一次在观众中引起强烈反响。
早在2009年7月,该剧首度进京,连续4天在国家大剧院上演,感动了无数首都观众。
是什么让一个地方剧目如此深受欢迎?
几易其稿倾情“智造”
“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清涧的石板瓦窑堡的炭。”这在陕北地区甚至在全国都是一句流传甚广的俗语,人们用米脂婆姨和绥德汉来指代美丽的女子和英俊的男子。
如何把这一极具代表性的人文符号通过舞台艺术展现出来,成了当地政府主管部门苦思冥想的一个课题。
2008年,陕西省委宣传部和榆林市经过协商,决定联袂打造这一著名文化品牌:由著名导演陈薪伊担任总导演,原著阿莹任编剧,中国音协副主席赵季平任音乐总监并和作曲家崔炳元、韩兰魁、李兴池共同作曲,特邀著名歌唱家王宏伟、雷佳分别担任男、女主角。
导演陈薪伊对陕北文化有着独特的感受和认知。她说:“我从15岁起就喜欢上了陕北语言和陕北文化,我个人认为,陕北是中国人文主义的发祥地。”在她的倡议下,该剧最终确定以大型秧歌剧的形式面世。
什么是秧歌剧呢?陈薪伊说,秧歌剧就是讲农民的故事、演农民的剧。
陈薪伊回忆说,敲定要创作这一剧目后,受作曲家赵季平邀约,他们一起前往陕西为当地创作秧歌剧,但最初的剧本并不理想。于是,她“将”了编剧阿莹“一军”,要求编剧连夜拿出一个纯爱情的剧本大纲,否则就不导了。没想到第二天吃早餐时,她真的看到了《米脂婆姨绥德汉》的剧本大纲。随后,阿莹又历时两年多完成了剧本创作,期间先后修改了十五六次。
为了创作该剧,阿莹、陈薪伊、赵季平等人多次到榆林采风,积累素材。“天上有个神神,地上有个人人,神神照着人人,人人想着亲亲。”如今,剧中那些曲调优美、寓意丰富的歌词,已经在观众中传唱开来。
融合创新魅力绽放
该剧音乐总监、作曲家赵季平长期以来为张艺谋、陈凯歌等导演进行电影音乐创作。他清楚地记得1983年他与陈凯歌、张艺谋、何群等人为了电影《黄土地》一起到陕北听当地人唱民歌,从下午四点一直到深夜,听得个个脸通红。赵季平说:“我对陕北民歌有着深厚感情,它的不一样在于质朴、不加修饰、发自内心。”《米脂婆姨绥德汉》创作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在于如何将众多“土得掉渣”的民间歌曲作品进行舞台化处理。赵季平说,他在创作中刻意寻求把交响音乐和陕北民族音乐进行有机结合,仍然具有浓郁的民间特色和地域气息。剧中的唱词则吸收信天游、小调、号子等陕北传统民歌的体裁和表现方式,展示人物的情绪。
该剧由土生土长的榆林市民间艺术团的演员们倾情演出。应剧组邀请,在陕北当地颇有名气的五位原生态歌手也加入了该剧的演出。此外,总政歌舞团著名民歌手王宏伟和雷佳作为“外援”,出演了该剧的男女主角——青青和牛娃这对终成眷属的恋人。尽管二人在民歌界已经很有名气,但出演该剧也是克服了不小的困难。陈薪伊要求每个演员在剧中都要说地道的陕北话,而雷佳是南方人,语言成了她首先要攻克的难关。好在排练过程中有语言环境,现在她已经敢面对镜头熟练地展示成果了。而对王宏伟来说,“演”是难点。他说:“这是我第一次演剧,导演在我身上花了不少心血。”
用心演绎人性真情
《米脂婆姨绥德汉》以乡土风情和当代意识为建构,演绎了米脂女子青青和绥德后生虎子、石娃、牛娃三人之间的爱情故事,向人们展示了“爱是永恒的”这一亘古不变的主题,全剧充满了人文主义的理想色彩。
作为一部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多见的陕北题材的秧歌剧,《米脂婆姨绥德汉》蕴含了秧歌、剪纸、高跷等民俗文化以及众多陕北信天游,受到了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的关注,尤其是精彩展现的陕北民俗“娶亲”“雕石”“划拳”以及陕北“秧歌”“腰鼓”等,都是当地地域文化集大成的精彩缩影。其中精心选取的60余首广泛流传的民歌,乐观、健康、诙谐,充满了黄土高坡、秧歌、信天游等文化符号,构成了一幅丰满的陕北民俗风情画卷。
舞台上的布景随着剧情不断变化,一棵象征历史与爱情的大树一直站在黄土地上。在陕北民歌的独唱、对唱与合唱中,在陕北秧歌的扭动中,一个最终以大团圆形式落幕的爱情故事,被演绎得曲折、感人。浓郁的陕北风情、坚贞的纯洁爱情、无瑕的人性真情,被音乐与舞蹈语言渲染得淋漓尽致。
《米脂婆姨绥德汉》自2008年上演以来,多次深入城市农村和厂矿学校,三度应邀晋京献演并走进国家大剧院,受到专家学者和普通观众的高度赞誉。在2008年陕西省第五届艺术节上,该剧以全票获得艺术节优秀剧目、优秀编剧、优秀作曲、优秀荣誉导演、优秀舞美设计、优秀灯光设计、优秀服装设计7项大奖。之后,又先后荣获了陕西省“五个一工程奖”和第9届中国艺术节国家“文华大奖”等奖项。(本报记者 杨永林 张哲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