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崇德,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学术带头人、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师德标兵。这位已经73岁高龄的学术长者,近日出版了一本“小册子”——《师魂——教师大计,师德为本》。与他以往的学术著作相比,这本书的字数、长度,都可以划归“小”规模。但是,林崇德教授对这本“小册子”却异乎寻常地用心,并耐心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因为,这本书,关注着一个大大的主题——师德。
大学者出版的“小册子”
记者:是什么原因促使您写作这本“小书”的?
林崇德:2012年,受上级和学校委托,我负责为接受国培计划的进修教师讲授一堂“师德”课。这堂课讲完了,我总觉得,要找机会把自己的一些关于师德的想法和观点,告诉更多的人。恰好,教育部在2012年有一个出版“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普及读物”的项目征求全国意见。我就申报了“师德”这个题目。
记者:您为什么把“师德”作为一个科普话题呢?
林崇德:我的想法很简单:“师德”这个话题,如果展开来做学术研究,完全可以成为鸿篇巨制的体量。但是,长篇大论地写“师德”,写成厚厚的一本书,甚至一个系列,最终很难到达高校或中小学老师手里。可能没有多少老师有机会、有时间、有心绪去读这种鸿篇巨制的书。
但是作为科普读物,一本小册子,如果把问题谈透了,让忙于教学科研任务中的教师有机会去感受这个话题的冲击力,引发他们在日常教学中进行改变和积累,那么这本书就有它的价值。就此而言,这样的“小册子”更好用,更能够传播我自己的师德观。
记者:我理解,篇幅体量虽小,但是“师德”这个主题却宏大重要。重要到应该让尽量多的老师有机会去接触和阅读。这种“小”,其实是为了完成一个“大”目标。
林崇德:这样说是准确的。
记者:那么,在您看来,“师德”是怎样的一个概念,涵盖了哪些内容?
林崇德:在这本小册子中,我谈的师德观就是:“师业”“师爱”“师能”“师风”。这八个字,构成统一的、缺一不可的师德结构。
能否培养出国家需要的优秀人才,这是衡量教师素质的重要标准。基于这样的理念,我首先给师德加上“师业”的注解——师德的实质就是对教育事业的认同、情感和行动。具体来说,即敬业意识、乐业意识、职业规范意识和勤业意识,也就是爱岗敬业。
我是在老师的关爱下成为一名人民教师的。从我走上教育战线的第一天起,就把关爱学生看成是师德的核心。因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师爱”就是师德的魂中之魂。这种爱,既体现在“细微中”,又体现在“当严处”。
师德的第三个表现是“师能”。人们常说的“一桶水和一杯水”的关系,很形象地概括了教师业务水平与学生知识水平之间关系。“师能”是教师的“业务能力”,它是教师顺利完成任务的知、识、才的保障。
“师风”,即教师如何为人师表,构成了我师德观的第四个重要内容。北京师范大学的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点出了为人师表的真谛。而“师风”的内涵,究其本质可总结为十六个字:爱国守法、团结协作、终身学习、廉洁从教。
大战略中要有大布局
记者:师德,是社会关注的一个话题。您能不能谈一谈现在中国教师群体的师德状况?
林崇德:教育部先后出台了两个文件,就是要在中小学教师和大学教师中建立师德的长效机制。这充分说明了现在师德建设的极端重要性。我也完全赞同建立这两个长效机制。
不管是中小学教师或高校教师,师德总体来说还是好的,还是在为整个国家的教育事业积极作奉献。但是应当看到,现在有两种现象,一种现象是缺德,缺乏师德。比如说个别中小学,给学生戴绿领巾,打骂学生,体罚学生,让有些学生丧失了健康的心理。高校教师中也有些违背师德的情况。譬如说,在课堂里所讲的内容,和我们国家的教育方针、《教育法》相悖。有些教师,去校外兼职,却忽略了本职工作。这里面就涉及自律的问题。
记者:目前,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和农村边远地区的教师,面临待遇问题,生活压力很大,这种压力下要求师德的提升,这些教师能否做得到?
林崇德:这个问题非常重要。教师也是活生生的社会人。他们都有普通人所承受的压力。师德不是一个虚无缥缈、脱离现实生活的概念,一定要与社会、个人的发展结合起来。这样,它的提升才有现实的可能性。
所以,我觉得,各级政府、各级学校、全社会都应该认认真真地关心教师的实际生活境况,解决他们的困难,尤其是年轻教师和偏远地区教师的收入应该引起极大重视,给予倾斜扶持。只有关心教师,才能让教师愉快地、发自内心的回报教育、回报社会。这应该是我们国家当前发展大战略中应有的大布局。
(本报记者 练玉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