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11月07日 星期五

    三严三实·我们这样做

    关键是要想办法解决难题

    谢从明 《 光明日报 》( 2014年11月07日   03 版)

        竹溪县地处鄂、渝、陕三省交界的秦巴山区,县名即得自流经县城的竹溪河。不过,这条30万竹溪人的母亲河,曾因为“黑又臭”而备受“唾弃”。

     

        竹溪很适合种植一种药材——黄姜(学名盾叶薯蓣),黄姜加工后可提炼出皂素,是激素类药物必不可少的成分,有很高的药用价值,甚至被称为“植物黄金”。但是,黄姜皂素的传统提炼工艺中需加入强酸,生产一吨皂素,要排放上千吨酸性废水。这些废水的污染很大,导致竹溪河的水又黑又臭,水质成了劣五类。

     

        后来,政府出台限令,污染物排放不达标的黄姜加工企业一律被关停。黄姜由贵变贱,卖不出去的黄姜烂在了地里。全县黄姜种植面积从5万多亩,锐减到几千亩。

     

        要挽救黄姜产业,就必须解决治污这个难题。面对发展和污染的矛盾,我要来一次实打实的“创业”:黄姜加工产业要更环保,才能更壮大。

     

        在湖北省科技厅等单位举办的一次黄姜治污技术攻关招标会上,我有幸认识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洪岩教授,由他任技术带头人的黄姜治污技术在这次招标会上大放异彩。接下来半年,我先后十余次去武汉,找地大的校长“求情”,对洪教授软磨硬泡,终于说服他的团队来竹溪做技术攻关,成立了一家黄姜皂素清洁化生产技术公司。县里很支持,我深感责任之重,从公司规划、注册到建厂房,全程参与,见证了这个国内第一家实现黄姜加工清洁生产的企业的创业过程。

     

        公司的技术成果初显,但购买生产设备,还需资金200万元。我拿出个人房产证和工资,外加个人信用,从银行贷款200万元。

     

        当时有人不理解。但我觉得,关键是要想办法解决难题。正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要善于解决问题,敢于担当责任。这个责任我必须承担起来,因为如果没有这笔钱,项目就可能半途而废。我看好这个项目,看好洪教授团队的能力。当然,我也不怕失败,失败了再找其他办法。

     

        不久,该公司达到国家规定排放标准,并通过了专家评审,取得环境资格认证。黄姜加工业重整旗鼓,姜农重拾信心,全县黄姜种植面积恢复到3万多亩。

     

        黄姜治污技术的攻克,竹溪河又清澈了,我感到欣慰的同时,更加意识到干事创业要有担当、不畏难,要想办法想点子解决难题。现在,县科技局每年都会根据本地企业状况,制定一份“创新型示范企业培育工程实施方案”,解决企业科技研发筹资难等问题。

     

        (本报记者陈海波整理) 

     

    ■记者短评 (本报记者 陈海波)

     

    不畏难、敢担当就是最大的“务实” 

     

        谢从明曾写过一篇文章,讲述了他对竹溪县植物学家甘啟良的崇拜与敬仰之情。这位民间植物学家“为了研究植物,走遍了竹溪的山山水水。经常带着食物、帐篷独自进入深山,有时一走就是半个月”,编写了我国第一部县级植物志《竹溪植物志》。

     

        “甘啟良是我的一面镜子。”谢从明说,他从镜子中看到的是不畏艰苦,脚踏实地,深入实际去解决一切困惑,做事容不得半点虚假和水分。在解决竹溪县黄姜治污技术这个难题时,谢从明从镜子中看到了自己。

     

        如今,黄姜已成为竹溪县的支柱产业。武汉人福医药集团等药企与当地姜农实施“工农对接”战略,在姜种选购、技术指导等方面给予支持,黄姜产业愈发壮大。

     

        从某种角度而言,谢从明的经历可以作为广大领导干部的一面镜子:困难任何时候都可能遇到,关键是要有直面困难的担当精神,切实想办法去解决,这就是最大的“务实”。

     

        (湖北省竹溪县科技局局长 谢从明)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