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8日,长沙长泰机器人有限公司凭借自主研发的“CTR铸铁件机器人自动化精整系统”,获得了国际机器人行业最高荣誉“IERA Award发明与创业奖”银奖,成为我国机器人制造领域十年来首个获此殊荣者。
长泰机器人隶属于中国轻工集团,成立至今仅4年多时间。作为我国机器人制造产业的后起之秀,4年间,该公司积累了50余项国内外专利和软件著作权(发明专利23项),年获知识产权量居国内同行业之首。基于物联网的民爆装备智能生产线,填补了国内市场空白,成为业内首家拥有该生产线的机器人公司。
长泰机器人为何能在短短4年的时间里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公司总经理杨漾认为,公司的迅速成长,离不开他们对各种“联合研发”炉火纯青的应用。
“从全国来看,湖南发展机器人产业有明显的比较优势。高校资源很给力:湖南大学在自动控制、智能视觉等技术上国内领先;中南大学的数字化制造、顶层设计科研驰名中外;国防科大拥有智能机器人系统架构的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杨漾说。长泰与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成立了机器人技术创新实验室,同时,积极参与长沙机器人研究院、长沙机器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筹备,以此从顶层设计上形成机器人产业从上游关键零部件制造、中游机器人本体制造和系统集成到下游机器人应用完整的“科研产业链”。
除此之外,公司联合长沙理工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首次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铸造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关键技术与成套设备,填补了多项国内空白,多项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但最让杨漾科研团队自豪的,当属和重庆机电控股(集团)铸造有限公司合作研发、并获得“IERA Award发明与创业奖”银奖的“CTR铸铁件机器人自动化精整系统”项目。
这条2011年开始研发、2013年达产的生产线,是亚洲最大重型精密铸造生产线。仅长泰机器人所承担部分,造价就达一亿元。这是国内机器人制造企业所承担的最大项目。公司总工程师黄钊雄介绍,在国外企业生产方案中,主要采用专机设备,效果上也能达到机器人生产线的同等效果。但专机设备结构复杂、体积庞大、造价高、柔性很差,难以适应多品种生产。机器人因其柔性大,不仅可以适应现有的多品种生产,将来只要更换机器人前端抓手,调试应用程序,就可以快速适应其他新的品种生产。应用这条生产线,可使用户方产品生产精度提高2至3个等级。(本报记者 龙军 光明网记者 禹爱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