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11月06日 星期四

    特别报道·北京APEC

    中美元首会晤具有特殊重要意义

    ——访中国驻美大使崔天凯

    本报记者 韩显阳 《 光明日报 》( 2014年11月06日   08 版)

        应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邀请,美国总统奥巴马11月10日至12日将赴北京出席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22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4日,中国驻美大使崔天凯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

        崔天凯大使表示,奥巴马总统此次访华,既是两国元首密切联系的继续,也是奥巴马总统时隔5年再次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既有双边日程,也有两国领导人共同出席APEC会议这样的多边活动;既有正式的国事访问活动,也有两国元首深入交流的专门安排。会晤中,两国元首既要肯定近年来特别是去年安纳伯格庄园会晤以来,双方在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方面所取得的进展,也要为今后持续扎实地推进这一新型大国关系作出展望、重申承诺、提出目标。

        崔天凯大使说,这次访问和会晤,既要深化两国之间已有的合作,也要拓展新的合作领域;既要展示中美合作丰富的成果,也要体现双方建设性管控分歧的决心和能力;既会涵盖双边关系的方方面面,也会放眼国际和地区事务寻求合作。

        崔天凯大使指出,这次访问和会晤具有特殊重要意义,“会有很多看点和亮点”。一段时间以来,双方的工作团队紧锣密鼓地做了大量准备工作,目前可以说到了最后冲刺阶段。“我相信在双方共同努力下,这次访问和两国元首会晤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崔天凯大使认为,中美关系前面要走的路还很长,前景也很广阔,需要我们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相信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这次访问和两国元首会晤一定能够在中美关系史上留下一个清晰的、积极的、坚实的印迹。

        崔天凯大使透露,习近平主席在奥巴马总统访华期间将与他就深化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建设及双方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这不仅包括双边经贸等务实合作和人文交流等内容,也包括一系列双方在国际上开展的合作,如共同应对埃博拉疫情、恐怖主义威胁、气候变化等。在经贸领域,《双边投资协定》的谈判自2013年启动以来一直都在紧张地进行中,而本次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也将给中美两国在推动多边经贸合作方面带来沟通和协调的机会。崔天凯表示,中美双方要深入探讨怎么尽量在区域经济合作、推动区域贸易投资自由化、建立自贸区等等重大问题上更多地发挥引领作用,更多地照顾到彼此的关切,更多地着眼于这地区国家的共同需要,推动整个地区的经济在开放、创新等基础上取得更大的发展。

        崔天凯大使强调,建立亚太自贸区的想法最早是美国提出的,亚太经合组织领导1994年在印尼茂物提出了“茂物目标”,即APEC组织发达成员在2010年、发展中成员在2020年实现贸易和投资自由化。2006年在越南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首次对这一构想进行正式讨论。这也是亚太地区发展的客观需求。然而,近年来世界各地出现了一些贸易保护主义的苗头,这对于亚太地区的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合作、对于全球贸易多边化都是非常不利的。“中国作为世界主要的贸易大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国家,我们是坚决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倾向的。所以我们认为今年我们主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应该借这个机会给亚太地区的自贸进程加一把火,给一个有力的推动”。

        在谈及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时,崔天凯大使指出,既然美国想“再平衡”,那就需要把握好“平衡”。不管怎么说,应当遵循中国“听其言观其行”这句古话,看行动和效果。中国非常认真地看待美国官方对这一问题的澄清和解释,也真诚希望事态朝积极方向发展,相信地区其他国家也有同感。特别是,如果中美关系失掉了原有平衡,对地区所有国家都并非好消息。因此,美方应该保持言行一致,尽管可能对不同人、在不同场合有不同的侧重点,但一些基本原则应当保持一致。

        崔天凯大使说,中美两国在政治安全领域同样有着广泛的合作前景,重申中国在打击恐怖主义问题上坚持一个标准,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

        崔天凯大使坚信,本次元首会晤必将取得积极的成果,两国领导人也将给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未来的发展提供明确指导,并给予政治上的推动。

        (本报华盛顿11月4日电 本报驻华盛顿记者 韩显阳)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