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提供援助既早又快,是世界上第一个将防护物资运抵疫区的国家。”国务院新闻办3日就埃博拉疫情援助和防控情况举行吹风会,据商务部副部长房爱卿介绍,自今年部分西非国家相继暴发埃博拉疫情以来,我国先后于4月、8月、9月和10月向疫区及周边国家提供了4轮总金额约7.5亿元人民币的紧急人道主义援助。目前,已向疫区派出医疗人员225名,预计派出人数将达800人;已累计收治留观患者210名,确诊病例108例。在西非的中国医务人员和中国公民,未发现有感染埃博拉的情况。
抗击埃博拉能否借鉴抗非典经验?
与我国以往的援非医疗不同,这次援助除了坚持我国一直以来的财物、人员和技术援助外(如提供医用物资、食物、现金和汇款,派遣医疗专家组,培训当地医务人员,参与一线救治等),既考虑救急又着眼长远,与非洲国家共同开展对疾病的联合研究,建立病原和热带病防治研究中心。
在这种联合研究合作防疫中,最让商务部援外司司长王胜文自豪的是,中国抗击非典的经验和做法成了“法宝”。
“我们在建造利比里亚埃博拉治疗中心的过程中,就充分借鉴了中国抗击非典方面的经验。”王胜文说,这个经验得出的“五个早”原则,被用在了抗击埃博拉的前线:坚持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并像当年防治非典一样,在治疗中心建设清洁路线、污染路线和缓冲地带。此外,还在抗非典经验基础上,优化了诊疗流程、功能设计以及设施布局。
援非医生回国是否将被隔离?
由于埃博拉的高度传染性和致命性,很多人一边替这些医生的健康安全感到担忧,一边又担忧埃博拉病毒会随着他们的回国而带进国内。埃博拉病毒的潜伏期为21天,800人规模的援非医务人员轮换回国时,如何确保他们及其身边人的安全?
“埃博拉疫情发生以后,我们建立了每天和前方的联络机制,每天传回前方疫情工作发展情况。到目前为止,没有我方医务人员埃博拉感染的情况。”王胜文表示,为了保护援非医务人员的健康与安全,他们出发以前,都进行了严格培训,经过考核合格以后才能出发。这些医务人员在西非承担着病人的留观疾病检测工作,应该是比较安全的。
“回国以后,所有医务人员都应该采取为期21天的隔离医学观察。也就是说,在当地社区服务中心的指导下,进行为期21天的体温监测,直到期满为止。”他解释,如果期间他们有出现发热、乏力、咽痛、头痛、呕吐、腹泻、出血现象,将被立即送往定点医院。与其相关的所有密切接触者,无论有没有发烧或者其他症状,都要立即对其进行检测和排查。在排查结束以后还要观察21天。
在非中国工人是否大规模撤离?
埃博拉在西非肆虐的时候,有传言称当地中国工人开始大面积撤离。房爱卿对此做了解释。
他介绍,截至10月31日,在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等疫区国家从事投资合作的中国企业约200余家,人数约8500人。在疫区邻国如尼日利亚、加纳、几内亚比绍等的中国投资合作企业约440余家,企业人数约23000多人。这3万多中国工人,无一人感染埃博拉。
“根据当地卫生状况和项目的实施条件,部分中国投资合作企业按照自主决策的原则,减少了非必要的工作人员,但是绝大部分中方员工仍坚守在生产和施工的现场。在疫区的中国投资合作企业总体运营情况稳定,并无大规模撤离情况发生。”房爱卿表示。
尽管中国工人并未大规模撤离回国,但随着近年来我国与非洲地区人员交流频率不断升高,埃博拉疫情输入的风险依然存在。
“这是我们专家在依据各个方面研判基础上得出的结论。”国家卫生计生委应急办副主任王文杰说:“不过,近十几年,我们国家在整个医疗卫生体系,尤其是公共卫生体系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这是全社会、整个国际社会有目共睹的。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有准备应对可能输入的疫情。”(本报北京11月3日电 本报记者 陈海波)
相关新闻
我国首套埃博拉病毒防护装备研制成功
本报北京11月3日电(记者田雅婷 通讯员赵熙、沈基飞)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装备研究所3日发布消息称,我国首套埃博拉病毒防护装备已研制成功。
按照科技部、总后勤部卫生部指示要求,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装备研究所启动整套防护装备研制工作,连续奋斗30余天,先后攻克了高效过滤、通风净化、污物灭菌、负压微环境控制监测和人体弹性密合等关键技术,填补了国内高等级生物防护装备空白。目前,由该所研制的正压防护头罩、正压防护服、负压隔离处置帐篷、负压隔离转运舱等装备,已运用于非洲塞拉利昂和马里疫区,为中国援塞医疗检测队和维和医疗分队筑起生命屏障。